查看: 1137|回复: 0

实验动物饲料分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饲料的分类 实验动物的饲料原料以植物为主,为了弥补蛋白质的不足,也采用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对于饲料的分类习惯上按饲料的来源、理化性状、消化率等因素,将饲料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饲料和其它添加剂饲料。为了能够反映出饲料的营养特性,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依据国际饲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按饲料营养特性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等共八大类。
  1.粗饲料 包括干草类及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的糟渣类、农副产品类,树葉类等。
  2.青绿饲料 天然水分含量≥60%的青绿饲料类、树葉类及非淀粉质的块根、 块茎瓜果类。
  3.青贮饲料 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饲料及加有适量糠麸或其他添加物的青贮饲料。
  4.能量饲料 在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籽树实类、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瓜果类。
  5.蛋白质饲料 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的豆类、油饼类、动物性饲料等。
  6.矿物质饲料 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单一的矿物质饲料,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配合有载体或赋形剂的痕量、微量、常量元素的饲料。
  7.维生素饲料 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某些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
  8.添加剂 分为非营养性添加剂如防腐剂、著色剂、抗氧化剂、药物性添加剂、 生长促进剂;营养性添加剂如矿物质微量补充料和人工合成氨基酸等。
  二、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评定饲料的优劣主要看它对动物的饲养效果。某饲料的饲养效果既取决于其营养素的含量,又决定于不同动物对该营养素的利用率。
  1.饲料营养素的含量 饲料化学成分表中所列各种营养素含量的数值,是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数,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标志之一,但它与具体采用饲料中的营养素含量,有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长所处的土壤、肥料、气候等条件和植物的品种、收获期、收获和贮存时间、加工处理及贮存的方法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到该饲料的营养素的含量。
  2.饲料营养素的可消化性 饲料一般都是难溶解的大块物质,其营养素分子结构也极为复杂,不能直接被动物所利用,必须先经过消化。消化是吸收的准备,被吸收的营养素由血液循环输送到机体各组织以供利用。因此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时,不仅要看饲料营养素的含量,还要看饲料营养素的可消化性。饲料营养素含量减去粪中营养素含量称为可消化营养素。两者的百分比称为饲料营养素的消化率,是评价饲料可消化性的一个客观指标。
  3.饲料营养素的可代谢性 营养素的代谢是指动物吸收的营养素被利用的过程。因此,研究动物营养、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了饲料营养素含量及其可消化性外,还要研究饲料的可代谢性。在研究动物的物质及能量代谢、测定饲料代谢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有屠宰对比试验法、物质代谢试验法和直接测热的能量代谢试验法。
  三、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
  1.玉米 玉米具有适口性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属于能量饲料,是饲料业的首选原料。黄色玉米籽实中还含有维生素A元的色素即隐黄素,数量虽然不多(约1PPm),但与其他籽实类饲料相比较,仍不失为优点。由于玉米含有较高的淀粉,故能值较高。玉米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蛋白品质稍差,在实际使用当中应与其他含蛋白质较高的原料(如豆饼)相混合,而不能单独使用。 玉米含有较多脂肪,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故粉碎後的玉米粉易于酸败变质不宜长期贮存。
  2.高粱 高粱价格低廉,能值含量较高,也常作实验动物饲料的原料使用。但除蛋白质含量较低及适口性较差外,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精氨酸等含量少,且含有影响蛋白质消化利用的单宁质,因此在实验动物的饲料中应注意掌握用量,一般建议在配合饲料中的含量不超过15%。
  3.小麦 小麦中的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消化能值高,特別是蛋白质含量在谷实类饲料中比较高(约13%),是动物的优质饲料。在动物饲料中较少直接使用原粮,一般使用面粉作为颗粒饲料的成分,这样还可起到粘合的作用。
  4.麦麸 是小麦面粉加工的副产物,是动物养殖业所主要采用的原料之一。麦麸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12.5~17%),含有赖氨酸0.67%,但含蛋氨酸很低只有0.11%;由于小麦的糊粉层的细胞壁厚实,故麦麸的粗纤维含量较高(8.5~12%)且能量值较低;麦粒中B族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与胚中,故麸中B族维生素含量很高;但因其具有纤维素含量高及吸水性强的特点,过量使用易造成便秘应掌握使用比例,一般在动物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20%。
  5.豆饼、豆粕 两者都是大豆榨油後的副产品,用溶剂浸提法生产豆油後的副产品称为豆粕,高温高压法的副产品称为豆饼;两者均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约40%)、能值高的特点,主要用于提供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主要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但由于其缺乏蛋氨酸,应注意补充。同时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豆粕中含有生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制剂,在使用前应经113℃3分钟的处理。
  6.鱼粉 是海洋渔业产品,有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之分。进口鱼粉多产于智利、秘鲁,原料鱼主要为沙丁鱼,经煮熟、压榨、干燥和粉碎等工序加工而成,粗蛋白质含量60%~65%、钙6%、磷3%,是一种非常好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国产鱼粉的原料鱼为沿岸鱼,生产工艺简单,粗蛋白质含量约30~40%,由于含盐量较高在使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5: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