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8|回复: 0

[家禽] 鸭苗九元一只! 空前涨价引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7 10: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下肉鸭养殖迎来了30年来最好的“黄金期”,有的养殖户一棚鸭就能赚一万多元钱。对此,山东省潍坊市许多养殖户却心存担忧,因为鸭苗已经由今年年初的每只不到2元钱,一路疯涨到了现在的9元钱,一旦鸭苗出现病情或是行情波动,养殖户极有可能会血本无归。11月10日、11日记者深入青州、临朐两地采访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养殖户暂停养鸭;少数养殖户冒着风险养殖利润大的“社会鸭”;绝大多数养殖户则养殖“合同鸭”,虽然收益低但风险也较低。另外,由于白条鸭大幅涨价,潍坊城区市场上烤鸭价格水涨船高,业户说生意清淡了不少。

  探访

  有的养鸭忙有的空了棚

  1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青州市弥河镇王家老庄村,村子南边一河之隔便是临朐县。王家老庄村南侧建起了养鸭小区,此时正值农闲时节,以往农户都急着养鸭,而如今个别鸭棚里却是空空如也。这片鸭棚不到2米高,出入其中甚至得低着头,泛着浓郁的鸭粪味道,空闲的鸭棚里则堆着饲料、农具等杂物。

  在村子最南侧紧挨河床的地头上,一些鸭棚里传来嘎嘎的鸭子叫声。记者走入一个鸭棚,发现鸭棚被一片厚厚的油纸隔成两部分,入口处堆满了成袋的饲料,一掀开油纸,养殖户王乐秋的妻子刘孝兰正在驱赶鸭子。“俺家这次上了2300只鸭苗,鸭苗隔一会就得撵一次,不能让它们在地上趴着,不然容易拉肚子生病。”刘孝兰告诉记者,现在的鸭棚都是这个结构,这样有效避免了外界的空气直接与鸭苗接触,保证棚内恒温,减少了鸭病的发生。

  该村养殖户王纪山家新上了2400只鸭苗,鸭苗刚上了3天,鸭苗的黄色绒毛还没有褪去,一见人来就纷纷躲到角落里。“上一棚肉鸭刚处理完,趁着现在农闲赶紧又上了一棚。”王纪山的妻子曾宪梅告诉记者,新上的鸭苗很怕和生人接触,现在鸭苗已经到了八九元钱一只,一旦感染病毒,给鸭苗带来的影响就是毁灭性的。

  11日上午,记者在临朐县寺头镇土门村看到,养殖户分散在村子边缘。肉鸭养殖户赵翔告诉记者,他们将大棚建在村外,一是防止鸭子粪便的味道影响村民们生活,再就是越是远离人口聚集区,鸭子与病毒接触的几率就越小。养殖户们分散养殖,也是为了避免一棚鸭苗患病后,再传染给其他鸭棚的鸭苗。

  算账

  “社会鸭”一棚赚万余元

  临朐县寺头镇土门村养殖户贺振生介绍说,这几个月养殖户碰上了肉鸭养殖的“黄金期”。今年忙完麦收后,他就开始养殖肉食鸭,现在是第三棚。前两棚都是3000多只,两棚都赚了一万多元,是他养殖肉鸭9年来效益最好的时期。他算了一笔账:9月份他购买的鸭苗每只5.3元,经过42天左右的生长,每只鸭长到6斤左右就可以出售。成鸭每斤收购价格在4.6元左右,每只肉鸭除去18元的饲料和药物费用,纯利润是4.3元。

  青州市弥河镇王家老庄村的王乐秋家盖了两个长9米、宽42米的鸭棚,每个鸭棚能养殖2300只鸭苗。他家购买的鸭苗长到3.5斤左右便可以出售,生长期在30天左右。他家的鸭苗每只价格5.8元,饲料和药物花费每只肉鸭大约为9.1元,收购价格每斤为4.5元钱。这样算下来,王乐秋家一只肉鸭的纯利润是0.85元。

  同样是养殖肉鸭,两家的收益差别咋会这么大呢?王家老庄村党支部书记、养鸭合作社负责人王乐庆解释说,贺振生家养的肉鸭是“大鸭”,养殖周期长,成本高,40多天才能出栏销售;王乐秋家养的是“小鸭”,养殖期短,成本低,30天就能出栏销售。此外,王乐秋家养殖的肉鸭属于“合同鸭”,而贺振生养殖的是“社会鸭”。

  王乐庆说,所谓“合同鸭”就是肉鸭养殖户与食品公司签订养殖、回收合同,公司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用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加工,更重要的是以保护价回收。公司垫付鸭苗、饲料等的费用,养殖户只要规范管理就可以了。养殖“合同鸭”的好处就是费心少,风险小,缺点是利润低。养殖“社会鸭”则可以自己选择价格低的鸭苗和饲料供应商,出售时也可以挑选出价高的公司,行情好时利润较高,但风险也较高。

  避险 养殖户多选择“合同鸭”

  那么养殖“合同鸭”是不是就没有风险了呢?记者了解到,不管是养“社会鸭”,还是养“合同鸭”,养殖户都有着同样的担忧:鸭苗价格从今年年初的不足2元一只,一路上涨,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已经到了9元一只。同时,饲料、药物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养殖成本的成倍增长,让养殖户们担心不已,一些养殖户甚至空起了大棚。

  王家老庄村的王乐强有7年肉鸭养殖经验,如今暂时停止了养殖。“肉鸭在养殖过程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2000只肉鸭死四五十只算很正常的了。平均算下来,养殖一只‘合同鸭’的利润在一元钱左右,现在肉鸭种苗的价格按9元算,假设我养殖2000只鸭苗中有200只死亡,光鸭苗的成本就要折掉1800元,再加上已经投入的饲料、药物和人工费用,肯定是折本了。”王乐强说,养殖户最怕的就是遇到灭绝性的鸭瘟,高成本的投入下,养殖户往往会血本无归,所以他宁愿让大棚空着,等高风险期过去后再开始养殖。

  王家老庄村村支书王乐庆告诉记者,他们村有50多户肉鸭养殖户,养殖时间大都有七八年了,应该说养殖经验比较丰富。为了规避风险,现在敢继续养殖的全部都是有保障的“合同鸭”,至于高风险的“社会鸭”,养殖户们现在是连想也不敢想了。

  临朐县寺头镇土门村的贺振生告诉记者,土门村有20多户养殖户,目前只有他在养“社会鸭”,其他户养的都是“合同鸭”。他新进的一棚鸭苗价格是8.6元一只,这让他十分有压力,最担心的是肉鸭出栏时市场价格会出现波动;即使到时候市场价格变动不大,肉鸭病死率如果太高,他也会受不了。

  分析 南方水灾致市场缺口

  潍坊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畜牧师刘炳义介绍说,潍坊是养殖大市,农业养殖以肉鸭、肉鸡、生猪为主,其中肉鸭、肉鸡出栏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初潍坊开始推广肉禽养殖,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市年出栏量在2.5亿只至3亿只左右。

  谈到今年肉鸭养殖迎来的好行情,刘炳义说,我市肉鸭主要是国内销售,占到98%左右,只有极少一部分出口国外。在国内主要销往南方。因为前段时间南方发生水灾,肉禽病死率较高,导致种鸭存量严重不足,肉鸭存栏量大大降低,供不应求,使得我市肉鸭养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年时间里,肉鸭养殖市场从来没有这么火过。现在一只‘合同鸭’的利润到了近两元钱,而一只‘社会鸭’的利润已经达到了6元钱。水涨船高,肉鸭种苗现在也卖到了9元钱。”

  刘炳义还告诉记者,肉禽养殖行情并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受市场供求变动影响较大,一般来说三四年一个周期。他个人认为,这波好行情能持续到明年春天。他建议养殖户,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最好养“合同鸭”,虽然利润低,但手握保底回收合同,风险也低。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肉禽死亡原因不好界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市肉鸭、肉鸡养殖方面还没有合适的农业保险品种可以普及推广。

  影响 白条鸭涨价烤鸭滞销

  11日下午,记者在潍坊城区调查中发现,白条鸭的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了一倍多,市面上销售的烤鸭每斤价格也上涨了2元钱。

  当天下午5时左右,记者在奎文区早春园南巷一家销售真味鸭的店铺前看到,往常已经是烤鸭销售的高峰时间,有时候甚至要排起长队,如今顾客却没有几个。记者还未走近,就听见店主在和顾客谈论:“鸭子涨钱太厉害了,生意不好做。”店主一边说一边摇头。

  店主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天的时候,白条鸭每斤只有2.7元钱左右,现在涨到了6.5元钱。做烤鸭的原料除了白条鸭之外,花生油、白糖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两样的价格今年也是不断上涨。

  “一只烤鸭重约2斤,以前一只烤鸭卖12元,现在卖16元还不赚钱。因为涨了钱,买烤鸭的顾客也明显少了。”她烦恼地说。

摘自:盛世金农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0 21: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