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此外,资金周期过长是另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广州萝岗区九龙镇众生种养场钟振平一开始也计划养土猪,最终放弃。普通养殖半年出栏一次。但这种模式一般要一年才出栏,如果是自己育种,整个周期可能要两年。这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 芳姐的养殖很明显验证了这种说法。据其介绍,仅去年扩大规模到今年开店,已投入超过100万元。如果按照目前每斤猪肉35元成本粗略估算,未来要扩大1000头猪的出栏量,需要增加200多万元。
此外,资金周期过长是另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广州萝岗区九龙镇众生种养场钟振平一开始也计划养土猪,最终放弃。“普通养殖半年出栏一次。但这种模式一般要一年才出栏,如果是自己育种,整个周期可能要两年。这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
芳姐的养殖很明显验证了这种说法。据其介绍,仅去年扩大规模到今年开店,已投入超过100万元。如果按照目前每斤猪肉35元成本粗略估算,未来要扩大1000头猪的出栏量,需要增加200多万元成本投入。
一旦上规模,难保纯天然?
疾病控制也限制了该种养殖模式的规模。在钟振平看来,该种模式主要依靠中草药预防和控制疾病。大规模养殖了,一旦真有病情发生,可能面临重大的疫情传播风险。
这恰恰是消费者的担心。在消费者看来,规模扩大可能会违背他们选择“健康猪”的初衷。经常购买“健康猪”的中山市民朱先生对此深有感触。“要说品牌肉,早就接触了。一号土猪出来之前,像双汇等各种优质肉类产品都吃过了。不过,对于大规模上市的品牌肉,我们心里始终感觉不够‘天然’。一旦大规模养殖,难免会变成工业化运作,批量生产追求效率,激素和添加剂等各种问题难以避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