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集团公司为抢占未来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的主导者地位,大举进军养猪业。中粮在2009-2013年间,将投资170亿建设自己的规模化猪基地,双汇、雨润、金锣、正大、温氏、牧原等企业也都有着自己的宏伟蓝图。未来的养猪业,必将面临一场深刻的产业改革与升级。如何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对企业管理者或猪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来看,现阶段大多数的猪场管理者,一般猪场实践经验丰富,对猪场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人往往存在明显缺陷:自主学习能力差,接受新事物较慢;片面强调兽医治疗,忽视技术监测与饲养管理;市场预测能力差,把握不了市场发展趋势;人员培训能力差,不能培养出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团队;人员管理能力较差,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缺乏基础的生产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对财务分析一窍不通,不能有效分析生产经营中的成本及财务问题。
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要为经营业绩负责,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如只作为一个生产性场长,那可以不去关注市场,但是其他方面要求还是必须具备,否则,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被残酷的淘汰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行业的特性,决定行业的进入门槛的高低;而行业的准入门槛水平,决定了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水平;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水平,决定了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客观来说,目前畜牧业专业人才并不缺乏,但是综合性管理人才却是极度缺乏的。归根到底,是从业人员的自我升级意识欠缺,行业水平落后,缺乏一套有效的培养机制。
行业进入快车道,对人才的要求也进入新的阶段,面对目前的竞争,猪场管理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