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1|回复: 0

[水产] 江苏如东县何丫村民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大丰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0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虾啦,14块钱1斤。”10月31日下午,贩运专业户管军驾驶充氧货车停在如东县苴镇何丫村17组农民黄海兵的大棚养虾区域,黄海兵雇用的帮工陆续从虾池里捞出9厘米长的南美白对虾,逐一过磅,500公斤活蹦蹦的虾儿经清洗消毒,装进氧气水箱。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数着钞票的黄海兵情不自禁地告诉笔者:“第一批和第二批养了10亩,第三批养了15亩,每期收入不少于10万。”

  何丫村的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效益比种植效益高得多,7年前,村民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该虾的适宜水温23℃至34℃,但对低温的适应性很差,水温18℃停止摄食,9℃开始死亡。过去,南美白对虾靠天吃饭,露天池塘养殖每年只能养一批,2008年,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秦志辉从大棚蔬菜借助地温得到启发,经过试验,摸索出了大棚养三批虾的技术。去年,村民黄小华率先养殖,净赚60万元,一下子轰动全村。

  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盐度、水的PH值、含氧量要求极高,村干部编写了一套养殖技术资料,印发给村民,还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养虾就是养水,虾水池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生存,有效地管理水质,使虾的生活环境良好,虾体健康生长迅速,水环境污染物质超过对虾的忍耐程度,会引起慢性中毒,以及导致生理机能减低、诱发疾病、中毒死亡。”1亩虾的养殖成本1万元,为了防止村民投资打水漂,村里投资100万元,打了一口560米深井,铺设管道到每户池塘,每小时向养殖户输送100吨的优质温水。

  “投喂饵料也有讲究。”今年养殖已经赚了30多万元的村民孙小建说:“从放苗进池内前半个月主要以藻类和池底基质为主,少投或者不投人工饵料。半个月以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每天投喂2到4次,南美白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饵料少一些约占全天的20%到30%,其余晚上投喂,饵料的蛋白质前期为42%的含量,中期的含量可以放宽到30%到35%,但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30%。”

  据秦志辉介绍,南美白对虾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症、套拉症、红皮红须红尾病等,目前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还没有特效药来治疗,重在预防为主,调节水质,防病药物采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生物制剂,严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其实药物用得多了虾的抵抗能力下降了,城市消费者也不敢吃。“我们村的虾儿主要销往上海、苏州,就是品质好。”

  大棚养虾改变了传统饲养模式,每年从原来饲养一批变成三批,虾肉还少了土腥味,亩产出从1万元增加到2万元以上。今年,该村养殖面积达到1100亩,是去年的2.2倍。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4: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