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2|回复: 0

[水产] 海南省灾后水产养殖全面恢复生产 苗种紧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1 14: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侯小健 通讯员 邓韶勇

  养殖户忙于清塘消毒,修复水毁池塘,种苗生产企业挖掘潜力,加紧繁育水产苗种供应养殖户,修复后的池塘陆续投苗……海南省灾后水产养殖全面恢复生产。据省海洋渔业厅统计,截至11月8日,受灾严重的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定安6市县,已育苗1.14亿尾(粒),修复池塘5.37万亩,占损毁鱼塘的9成,投苗3.55万亩。

  “目前我省鱼虾苗种较紧缺,当务之急是加快水产苗种繁育。”海南省海洋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说。

  文昌罗非鱼良种场是省级良种场,年育苗能力1亿多尾。场长樊建中说,政府对鱼种生产特别重视,拨出专款扶持育苗场繁育种苗。目前该场正想方设法加紧繁育种苗供应我省灾区养殖户,仅11月以来,就已供苗1800多万尾。

  据有关水产专家介绍,眼下气温渐低,对罗非鱼育苗生产极其不利,苗种生产量十分有限。但气候条件对工厂化育苗的虾苗生产影响相对要轻。省水产研究所有关技术人员介绍说,再过一个星期,水产所所属的良种场将有1000多万尾虾苗上市供应。

  10月,海南省遭遇两次强降雨袭击,水产养殖业受到重创,全省水产养殖受灾面积23.59万亩,海口、文昌等重灾区受灾面积占全省受灾面积90%,损毁鱼塘5.8万亩,全省水产养殖损失17.35亿元。

  灾情发生后,海南省政府及时安排渔业灾后救助资金7000万元,主要用于池塘修复、养殖场所消毒、水产种苗生产等。海南省海洋渔业厅还从该厅的预备费中支出100万元用于灾后渔业生产技术指导、打捞沉没渔船和港池疏浚等项目。

  文章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6 01: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