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1|回复: 3

食品涨价现“多米诺效应”谁是背后推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3: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在这轮终端食品的集体涨价之前,包括粮食、棉花、食糖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持续一段时间的大幅飙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上涨,背后的推手是谁?
  简单的看,主要是由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农产品供给预期减少,而需求不变或者增加,价格自然要水涨船高。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下游相关行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轮以食品为主的涨价,更可能与通胀、以及当下宽松的货币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而非简单地与供需和经营有关。
  食品业:现集体涨价
  十一长假刚结束,小包装食用油领域就传出要涨价的消息。目前,已有市场传言,食用油领域的领导型品牌金龙鱼、福临门,都已经确定了要涨价。
  本网之前曾报道,来自市场层面的消息称,之前一直按兵不动的金龙鱼、福临门等全国性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即将上调出厂价。其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系列小包装食用油将全线上调出厂价,涨幅在10%-20%。而益海嘉里集团旗下的“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决定上调价格,涨幅在15%左右。
  只是,上述两大主力品牌的官方,对小包装食用油的涨价尚未做出明确表态,只言是否涨价、怎么涨价还在讨论中之类。虽然连锁超市等终端卖场官方称尚未接到来自小包装食用油生产销售企业有关涨价的正式通知,而本网记者在走访一些卖场时听闻,等到卖场的现有库存销售完毕后,新进货的食用油将要涨价。
  而国内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高层负责人10月18日向本网记者进一步明确,旗下的小包装玉米油、散装原料油等玉米油产品已经上调出厂价,最高涨价幅度在10%左右。
  与此同时,糖果业、方便面行业都有关于直接涨价、或者减量不减价等间接涨价的消息传出。
  来自北京一些超市卖场类连锁企业的消息,近期,包括中糖、京糖等在内的几家大糖商都已经向经销商发出了通知,称将在近期上调食糖的价格。
  以糖为主要原材料的糖果企业也纷纷宣称受成本压力而上调价格。比如,金丝猴奶糖上调出厂价10%,阿尔卑斯、大白兔奶糖、徐福记巧克力等厂家也已下达通知,表示要涨价5%至12%。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不过,作为糖类使用大户的饮料生产商们目前暂时按兵不动。包括可口可乐、农夫、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的饮料生产商,均表示近期没有调价的计划。
  而饼干生产商卡夫和康师傅近期也没有上调旗下的商品价格。
  方便面行业的价格调整则相对隐蔽一些。有报道说,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的方便面在维持原价格的同时,均有一些品种净含量缩水,平均减重5克左右。大部分减重产品从原来的95克减少到90克,也有少量方便面从原来的90克减少到85克。减少克数是由于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能让消费者不多花钱想出的办法。
  上下游:水涨船高
  事实上,终端食品价格的上涨,仅仅是这轮涨价风波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国内农产品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已经近乎疯狂,农产品价格的涨势方兴未艾。与今年上半年小品种农产品唱主角不一样的是,下半年以来,粮食、棉花、食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开始发力接棒。
  比如小包装食用油的原料油——散油的价格,最近三个月涨幅很明显。今年7月上旬,散装豆油价格在7200元/吨左右,而到10月中旬日,已涨到了9300元/吨左右。三个月时间,上涨了2000元/吨,涨幅达30%。有油脂加工销售企业人士透露,大约在8月20日前后,散装豆油的价格就已经突破企业的成本线,而当时散装豆油的价格是7200-7300元/吨。
  食用油中的小油种——玉米油,其生产加工企业同样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玉米油的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宋捷接受本网专访时曾透露,仅原材料玉米的成本今年比去年同期就上涨10%。有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国内玉米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直到新一季玉米上市的10月中旬,国内玉米批发价才暂停了长达近20个月之久的上涨步伐。此前,玉米在销区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每斤0.8元上涨至近1.1元。不过,新玉米的上市似乎并不能阻止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有消息称,各地新季玉米价格普遍出现了高开的情况,且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东北、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开秤价较去年同期普遍抬升幅度超过100元/吨。
  糖价的上涨,更是有了个戏谑的绰号“糖高宗”。有数据显示,2008年年底,食糖在国内几处原产地的报价每吨只有2700元左右,随后就开始了爬坡似的增长。来自中国糖网数据显示,目前糖价维持在6000元/吨的历史最高位。
  此外,其他一些作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面粉和棕榈油是方便面制作的主要原材料,其中棕榈油约占方便面成本的两成左右。今年年初开始,这两种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以特一级面粉为例,其年初的批发价为2600元/吨,现在已涨至2800元/吨;棕榈油已由年初的6500元/吨涨至现在的8500元/吨左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在这轮终端食品的集体涨价之前,包括粮食、棉花、食糖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持续一段时间的大幅飙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上涨,背后的推手是谁?
  简单的看,主要是由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农产品供给预期减少,而需求不变或者增加,价格自然要水涨船高。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下游相关行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商品价格的“水涨船高”。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轮以食品为主的涨价,更可能与通胀、以及当下宽松的货币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而非简单地与供需和经营有关。
  食品业:现集体涨价
  十一长假刚结束,小包装食用油领域就传出要涨价的消息。目前,已有市场传言,食用油领域的领导型品牌金龙鱼、福临门,都已经确定了要涨价。
  本网之前曾报道,来自市场层面的消息称,之前一直按兵不动的金龙鱼、福临门等全国性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即将上调出厂价。其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系列小包装食用油将全线上调出厂价,涨幅在10%-20%。而益海嘉里集团旗下的“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决定上调价格,涨幅在15%左右。
  只是,上述两大主力品牌的官方,对小包装食用油的涨价尚未做出明确表态,只言是否涨价、怎么涨价还在讨论中之类。虽然连锁超市等终端卖场官方称尚未接到来自小包装食用油生产销售企业有关涨价的正式通知,而本网记者在走访一些卖场时听闻,等到卖场的现有库存销售完毕后,新进货的食用油将要涨价。
  而国内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高层负责人10月18日向本网记者进一步明确,旗下的小包装玉米油、散装原料油等玉米油产品已经上调出厂价,最高涨价幅度在10%左右。
  与此同时,糖果业、方便面行业都有关于直接涨价、或者减量不减价等间接涨价的消息传出。
  来自北京一些超市卖场类连锁企业的消息,近期,包括中糖、京糖等在内的几家大糖商都已经向经销商发出了通知,称将在近期上调食糖的价格。
  以糖为主要原材料的糖果企业也纷纷宣称受成本压力而上调价格。比如,金丝猴奶糖上调出厂价10%,阿尔卑斯、大白兔奶糖、徐福记巧克力等厂家也已下达通知,表示要涨价5%至12%。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不过,作为糖类使用大户的饮料生产商们目前暂时按兵不动。包括可口可乐、农夫、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的饮料生产商,均表示近期没有调价的计划。
  而饼干生产商卡夫和康师傅近期也没有上调旗下的商品价格。
  方便面行业的价格调整则相对隐蔽一些。有报道说,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的方便面在维持原价格的同时,均有一些品种净含量缩水,平均减重5克左右。大部分减重产品从原来的95克减少到90克,也有少量方便面从原来的90克减少到85克。减少克数是由于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能让消费者不多花钱想出的办法。
  上下游:水涨船高
  事实上,终端食品价格的上涨,仅仅是这轮涨价风波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国内农产品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已经近乎疯狂,农产品价格的涨势方兴未艾。与今年上半年小品种农产品唱主角不一样的是,下半年以来,粮食、棉花、食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开始发力接棒。
  比如小包装食用油的原料油——散油的价格,最近三个月涨幅很明显。今年7月上旬,散装豆油价格在7200元/吨左右,而到10月中旬日,已涨到了9300元/吨左右。三个月时间,上涨了2000元/吨,涨幅达30%。有油脂加工销售企业人士透露,大约在8月20日前后,散装豆油的价格就已经突破企业的成本线,而当时散装豆油的价格是7200-7300元/吨。
  食用油中的小油种——玉米油,其生产加工企业同样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玉米油的西王集团副总经理宋捷接受本网专访时曾透露,仅原材料玉米的成本今年比去年同期就上涨10%。有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国内玉米的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直到新一季玉米上市的10月中旬,国内玉米批发价才暂停了长达近20个月之久的上涨步伐。此前,玉米在销区的价格从去年年初的每斤0.8元上涨至近1.1元。不过,新玉米的上市似乎并不能阻止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有消息称,各地新季玉米价格普遍出现了高开的情况,且保持了高位运行的态势,东北、华北黄淮地区新玉米开秤价较去年同期普遍抬升幅度超过100元/吨。
  糖价的上涨,更是有了个戏谑的绰号“糖高宗”。有数据显示,2008年年底,食糖在国内几处原产地的报价每吨只有2700元左右,随后就开始了爬坡似的增长。来自中国糖网数据显示,目前糖价维持在6000元/吨的历史最高位。
  此外,其他一些作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面粉和棕榈油是方便面制作的主要原材料,其中棕榈油约占方便面成本的两成左右。今年年初开始,这两种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以特一级面粉为例,其年初的批发价为2600元/吨,现在已涨至2800元/吨;棕榈油已由年初的6500元/吨涨至现在的8500元/吨左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价格,近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从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到眼下终端食品生产销售领域接连传出的涨价消息,都在触动着人们对通胀的担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4 0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推手?我觉得一是世界大形势,二是政策,三是炒手……可能还有很多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0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粮油必须得有计划的涨上去,否则就让胡锦涛来当农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4: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害者始终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16: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