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9|回复: 1

[饲养管理] 奶牛犊牛的饲养技术程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2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1  犊牛瘤胃的发育
  从理论上来讲,犊牛断奶日龄和体质量,应以能独立采食饲草和精料来获得营养为准(David ,2001) 。犊牛早期断奶要以其特殊的消化生理特点为依据。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在不影响其正常发育的前提下,促进其尽早发育,使牛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犊牛刚出生时,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皱胃是惟一发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小牛主要以吸收液态的牛奶来获取营养。瘤胃容积小,而且犊牛1~2 周龄时几乎不反刍,3周龄迅速发育,3~4 周龄才开始反刍,3~8 周龄为过渡阶段,8 周龄以后为反刍阶段。在此阶段,前三胃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建立,主要靠皱胃进行消化。对犊牛补饲适量的精料和干草可促使瘤胃快速发育,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繁殖,而瘤胃内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对瘤胃黏膜乳头的发育有刺激作用。精料比例提高,有助于瘤胃乳头的成长;而提高干草比例则有助于胃的容积和组织发育。完全饲喂精料使瘤胃发育推迟,瘤胃乳头发育不良。若仅饲喂全乳,8 周龄后,瘤网胃容积则相对较小,12 周龄瘤胃发育完全停滞。
  1. 2  犊牛消化道的消化酶
  犊牛出生时,缺乏胃液的反射,直到吮吸初乳进入皱胃后才开始刺激皱胃分泌胃液,才具有初步的消化机能。此时皱胃中仅有凝乳酶参与消化,胃蛋白酶作用很弱,因此不可以消化植物性饲料。犊牛胃蛋白酶产生较晚,一般在犊牛出生2 周后。犊牛的唾液和胰液中存在脂肪消化酶,所以犊牛能消化脂肪和乳糖,而且8 周龄时胰脂肪酶活力达最高水。但哺乳以后,乳糖酶产生量逐渐减少。麦芽糖酶的含量在犊牛出生以后增加很快,使犊牛逐渐具有消化利用淀粉的能力。犊牛或成年牛肠道中蔗糖酶没有活性,因此向饲料中或牛乳中添加蔗糖会造成犊牛消化不良。因此要根据消化酶产生的时间为犊牛提供易消化的营养物质。从犊牛消化生理特点及犊牛健康状况来制定合理的早期断奶方案。
  2  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管理关键
  2. 1  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
  犊牛出生后,由母体内生活环境转变为外界自然环境下生活,从依赖母体供给营养转变为由母乳提供营养。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缺乏免疫力,适应性差,易受各种不良环境影响而发病死亡,因此给初生犊牛创造适宜环境,加强犊牛护理、促进犊牛机体防御机制是至关重要的。1) 犊牛出生后首先要消除口、鼻中的黏液,防止出现窒息或使羊水进入腹腔,同时要用清洁、干燥的抹布或草擦干身上黏液以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感冒。然后在距腹壁6~8 cm处用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并用5 %的碘酒消毒断口。科学断脐,严格消毒以防止犊牛脐带炎的发生。此外还应尽快去除四肢的软蹄。2) 出生犊牛应单独关养在清洁、干燥、采光良好、空气清新且无穿堂风,并避免受细菌污染的栏中,室温0~15 ℃,并要注意定期消毒,冬季防寒、夏季防暑。3) 每天细心观察犊牛的采食、饮水和粪便及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 加强运动,对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及肺部发育,使胃肠容积增大均有良好作用,有利于犊牛增强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另外,经常刷拭牛体对于犊牛体躯各部位的生长也是很有利的。
  2. 2  尽早给予充足的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 d 内所产的乳。初乳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防病免疫的保健作用,是出生犊牛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天然营养品。初乳颜色黄,黏稠,干物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牛奶的4~5 倍,可提供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以增加犊牛的抗病能力。初乳能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酶,有舒肠健胃作用,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较多的镁盐有轻泻作用,有助于胎粪的排出,防止消化不良和便秘。初乳进入胃肠即黏附在壁上可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初乳中含有溶菌酶,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含有的球蛋白能抑制某些病菌活动;含有的抗原凝集素,能颉颃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酸度高为36~55 °T ,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另外,初乳中所含成分是逐日变化的,且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犊牛对初乳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也会降低。犊牛出生后1 h 内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达100 % ,10 h 后为20 % ,12 h 降至0。因此及时和充分利用初乳是很必要的。有报道,犊牛越早吃到初乳,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越多,病死率越低。第1 次喂量应根据犊牛体质量大小及健康状况合理掌握。切记第1 次喂量
  不宜太大,以防止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在生后几天中可按体质量1/ 5 左右的供给量,每天喂2~3 次,奶温应控制在35~38 ℃,初乳期为5~7 d。初乳的及早给予使犊牛尽早适应外界环境,迅速生长,为早期断奶创造条件。
  2. 3  常乳及高品质代乳粉的饲喂
  小牛出生后不管是饲喂常乳还是代乳粉,都应严格注意以下2 点:1) 在吸吮反射条件下,牛奶或代乳液通过食管沟直接进入皱胃,此时如哺乳方式不当或暴饮暴食,奶液溢出食道沟被挤入瘤网胃间隙则引起异常发酵或消化不良。因此建议使用带奶嘴的奶瓶饲喂,可以控制犊牛饮奶速度,迫使小牛比较慢地吸奶,这样可以减少腹泻及其他消化紊乱。另外,喂奶用具应严格消毒。出生几天后即可训练小牛直接从奶桶吸奶。2) 合理饲喂犊牛,首先应做到“定质、定量、定温、定时”。犊牛在12 周龄之前还没有合理调节食欲的能力,对采食的惟一限制是胃容量;每日奶液的饲喂量一般为其出生体质量的8 %~10 % ,分2~3 次喂给,生后1 周饲喂温度必须与体温接近(39 ℃) ,以后可以低于体温(25 ~30 ℃) ,确保犊牛吃饱吃好,喂完后用清洁的毛巾擦拭嘴边,防止舔癖。随着小牛不断增长,奶需求量不断升高,限制奶的摄入可以尽早地开始适应摄入固体食物。犊牛饲喂顺序,一般是先喂牛奶,次喂精料,最后喂粗料。
  2. 4  早期补料是缩短哺乳期的重要措施
  2. 4. 1  开食料(颗粒料) 的推行开食料(颗粒料) 是根据美国NRC 犊牛饲养标
  准和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来选择原料经制粒加工而成。颗粒料具有营养全面、消化率高、使用方便、减少下痢等优点,应该是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饲料含有足够的可消化纤维以支持瘤胃发酵的__正常进行,而瘤胃发酵又为维持瘤胃组织的正常生长所必需,所以可以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和早期断奶,因此很有必要在国内犊牛生产中推行。犊牛精料应有良好适口性, 粗纤维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
  (15 %~20 %) 。一般来说,犊牛出生15~20 d 即可训练其采食,先涂抹在口角和鼻端任其舔食,每天喂量10~20 g ,数日后可增加至80~100 g ,1 月龄日采食量达250~300 g ,2 月龄时达500 g。但在饲喂中应严格注意饲喂量,以免饲喂过量引起消化不良或瘤胃臌气。犊牛断奶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精料的采食量,当连续3 d 采食超过0. 5 kg 精料即可考虑断奶。
  2. 4. 2  优质青干草的给予技术
  优质青干草的及时喂给,一方面能够促进瘤网胃的发育;另一方面避免犊牛采食垫草,从而减少下痢的发生。1 周龄后就可以在草架上放置优质青干草,1 月龄后任其自由采食。
  2. 5  顺其自然度过换料难关
  在由牛奶到代乳粉的替换及精料的补饲过程中,由于饲料营养成分及状态的改变,犊牛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精神不振、喜卧、嗜睡等,主要是因为犊牛消化功能不健全,胃吸收能力差,暂时性营养吸收不足所致。此时要严格掌握饲料质量和饲喂标准,让犊牛在这种过度性营养饥饿中稳定耐受,安全度过。
  2. 6  供给充足高质量清洁饮水
  犊牛生后1 周,在饲喂牛奶、代乳粉和开食料的同时,还应给犊牛补充足够的清洁及新鲜的饮水,注意水温和饮水质量。研究表明,饮水对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影响很大,当饮水不足或不给其饮水时,开食料的采食量不及1/ 3 ,日增重减少41 %。此外,代乳品应稀释至固形物含量不高于20 % ,保证自由饮水以防过量采食钠和氯所引发的不适症。
  2. 7  环境卫生与疾病防治
  畜舍环境卫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犊牛的发病情况,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哺乳期犊牛应饲养在清洁、干燥、采光良好、空气新鲜且无贼风,并避免受病原菌污染的专用犊牛栏中,及时清除粪尿和垫草,以防犊牛受潮、寒风侵袭和饮脏水,还应保证挤奶卫生。牛舍温度在0~15 ℃之间,相对湿度50 %~70 % ,注意夏季防暑,冬季防寒。腹泻是严重威胁犊牛生产的疾病之一。要及时观察犊牛粪便,分析腹泻程度及引起腹泻的原因(大肠杆菌引起、沙门氏菌引起、病毒性腹泻,还是环境变冷、饮食性腹泻) ,根据不同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腹泻犊牛要加强护理和抗菌药物治疗,严重精神不振、拒食甚至脱水者要采取强心、补液,预防酸中毒等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3 22: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食料,能量,蛋白,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12: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