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5|回复: 1

配种前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8 08: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配种前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延忠 吴德 郭海燕 徐国明
  作者单位:王延忠,吴德(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郭海燕(辽宁大成农牧实业有限公司)
  徐国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种畜场)
  摘要: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卵泡发育相关。配种前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与卵泡发育相关的繁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营养水平,母猪,繁殖性能
  母猪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利用效率将给后续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母猪的繁殖性能都与卵巢的发育有关。卵泡是卵巢的功能单位,在发情周期中,卵泡逐步发育成熟提供优质的卵母细胞,随后形成的黄体分泌性腺激素控制妊娠、分娩,直到断奶开始新一轮的卵泡发育。营养在这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繁殖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与适当的营养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1. 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1营养水平影响排卵率
  饲养母猪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健康断奶仔猪,排卵率决定了产仔数的上限,提高排卵率将增大较多产仔数的可能。Hazeleger等(2005)给发情周期中后备母猪注射孕酮3周,前2周饲喂相同饲粮(2倍维持需要,2.0M),第3周饲喂高(2.8M)、低(1.5M)营养水平的试验饲粮,停止注射孕酮后全部饲喂2.8M至排卵,高营养水平极显著增加排卵率。低营养水平在停止孕酮处理时显著减少了卵巢上有囊卵泡的大小导致排卵率的差异。Almeida等(2001)将后备母猪分为两组,RH组在配种前一个情期的第一周限饲(2.1M)然后至配种饲喂2.8M;HR组在第二周限饲(2.1M),限饲前后饲喂2.8M。排卵后20小时屠宰,HR组排卵率显著高于RH组。由此可以看出,不但黄体期限饲降低排卵率,而且前期限饲对排卵率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后期限饲。
  1.2 营养水平影响胚胎成活
  在取得高排卵率的同时,如能提高妊娠早期胚胎成活将显著地提高产仔数。Ashworth等(1999)将初产母猪配种前一个情期分别饲喂高营养水平(3.5 kg)和低营养水平(1.15 kg),妊娠12天屠宰,结果表明,配种前高水平组有较多的黄体数,极显著增加胚胎成活,而且胚胎具有更多的细胞数量,囊胚发育差异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Almeida等(2000)在配种前一个情期,黄体后期(发情周期8-16天)限饲(2.1M)与黄体前期(发情周期1-7天)限饲(2.1M),其余时间饲喂2.8M,胚胎存活率分别为68.3 %和83.6%,黄体后期限饲配种后48和72小时血浆孕酮浓度显著低于前期限饲。因此Almeida认为,胚胎成活率与妊娠早期孕酮浓度有关。Mao等(2001)研究引起孕酮浓度的差异的原因,营养水平与之相同,在排卵后取出卵巢分离黄体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发现,黄体后期限饲组在LH刺激下,产生和分泌的孕酮显著低于前期限饲组。在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可以持续到妊娠早期,不同的黄体功能导致胚胎成活的差异。
  营养水平对胚胎成活的影响不但在配种前的情期有报道,在后备母猪的生长阶段(13-25周龄)也有报道(Klindt等,2001)。后备母猪在生长期分为3组,全期自由采食;13周龄自由采食到100KG,然后90%限饲到25周龄(对照组);全期74%限饲,平均采食量分别为2.8,2.3和1.7KG。25周龄至配种自由采食,平均采食量分别为2.7,2.8和3.4KG。分娩时自由采食组产仔数高于对照组和限饲组。结果表明,后备母猪生长期的营养水平对产仔数有重要的影响,25周龄后限饲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限饲的不利影响。
  1.3 营养水平影响卵泡发育
  营养水平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决定了随后的胚胎成活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上所述对排卵后黄体功能的影响,二是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
  Foxcroft(1997)推测提高营养水平可能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提高早期胚胎的存活率;Geisert(2002)也认为卵母细胞的质量可能与妊娠早期胚胎存活率密切相关。Ferguson等(2003)将后备母猪每天饲喂2.3 kg直到第三个情期,然后从第1天(发情为第0天)到18天分别饲喂1.35和3.5 kg,在第19天屠宰,高水平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反映了卵巢上直径大于4mm的卵泡数量(高、低水平分别为17.8和14.8)。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和卵泡液在体外培养46小时,高水平组卵母细胞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II)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卵泡液中雌激素浓度、血液中IGF-I和LH浓度显著高于低水平组。高营养水平增加IGF-I和LH分泌促进卵泡发育,卵泡形成的内环境(雌激素)提高了卵母细胞质量。梅山猪产仔数多是由于早期胚胎成活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梅山猪在排卵前7小时有更多的卵母细胞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营养限饲降低卵母细胞质量对胚胎成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卵母细胞在离开卵泡之前,必须完成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成熟过程。卵泡发育决定其中的卵母细胞质量。通过将卵母细胞与不同阶段的卵泡共同培养,证明卵泡大小与卵母细胞成熟正相关。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两种卵泡液分别取自小卵泡(3-5mm)和大卵泡(5.1-7mm),卵母细胞为初情期前和发情周期中的青年母猪卵巢上的全部卵母细胞,结果显示,较大的卵泡液培养的卵母细胞成熟比例显著高于小卵泡液中成熟比例。在Hazeleger等(2005)的研究中,饲喂试验饲粮前,卵泡发育无差异,1周试验期后,高营养水平组卵泡大小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间接反映了营养水平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
  营养水平影响卵泡发育的实质就是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随后的胚胎成活。以上结果表明营养限饲不利于卵泡发育,但为了得到最佳的卵母细胞质量所需适宜的营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1.4营养水平影响乳腺发育
  在仔猪超早期断奶技术成熟之前,母猪乳腺仍是早期新生仔猪唯一的营养来源。在提高产仔数的同时,改善母猪乳腺发育,提高产奶量才能最终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Farmer等(2004)报道,后备母猪从90日龄(56KG)饲喂含代谢能13.8 MJ/KG,粗蛋白18.7%的饲粮,高水平组自由采食,低水平组为自由采食的80%。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发情后8天屠宰,限饲组乳腺实质重量极显著低于自由采食,软组织重量有降低趋势(P<0.1)。乳腺发育关系到泌乳能力,营养限饲不利于乳腺发育将影响到断奶仔猪成活率。
  2. 营养水平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哺乳母猪特定的生理时期决定了营养水平对其繁殖性能与后备母猪不同的影响。在哺乳期仔猪吮乳抑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的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到哺乳后期逐渐减弱,断奶后LH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启动新一轮的发情周期。
  2.1 营养水平影响断奶-发情间隔
  缩短断奶-发情间隔将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van den Brand等(2000)报导,哺乳期限饲导致在断奶后10天内发情的头数显著低于高营养水平组。不论营养水平高低,断奶-发情间隔都与LH脉冲高度相关,同时测定哺乳期胰岛素含量,限饲组显著低于高水平组。胰岛素似乎与断奶-发情间隔有关,然而,在Whitley等(2002)的研究中,断奶后5天每天饲喂2.7和3.6KG,同时注射胰岛素和生理盐水,胰岛素处理与营养水平都没有影响断奶-发情间隔。哺乳对繁殖系统的抑制作用与断奶后迅速升高的LH更为密切,营养或胰岛素不能完全解除这种抑制。
  2.2 营养水平影响胚胎成活
  营养水平对胚胎成活的影响与哺乳阶段有关。van den Brand等(2000)在头胎母猪(n=48)21天哺乳期饲喂两个能量水平(44MJ和33MJNE/天),但能量水平仍然是通过对同种饲粮的不同采食量来实现。断奶后饲喂相同哺乳期饲粮(31MJNE/天),配种后饲喂17.5 MJNE/天,妊娠35天屠宰,测定胚胎成活。高能组断奶后妊娠头数为23,低能组仅为15头。以妊娠母猪计算,能量水平对胚胎成活无影响。但是低能量水平减少妊娠母猪数量,以全部试验动物计算降低了胚胎成活。全期限饲降低胚胎成活,但断奶前1周的营养似乎更加重要。在Zak等(1997)的研究中,头胎母猪在28天哺乳期分成3组,HH组全期自由采食,RH组1-21天50%限饲,22-28天自由采食,HR组1-21天自由采食,22-28天50%限饲,断奶后自由采食哺乳期饲粮,配种后自由采食妊娠饲粮。结果显示,妊娠28天HR胚胎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它组,另外两组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血液中胰岛素、IGF-I和LH的脉冲数与营养水平正相关,HR组28天的这三个指标都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胚胎成活较低。
  2.3 营养水平影响卵泡发育
  与后备母猪相同,哺乳期限饲延缓卵泡发育并降低卵母细胞质量。van den Brand等(2000)报导,在28天泌乳期内分别饲喂哺乳母猪高与低营养水平,利用超声波测定断奶后第2天的卵泡发育,高水平组平均卵泡直径显著高于低水平组,LH脉冲数显著升高,断奶后升高的LH明显促进卵泡发育。屠宰后取出卵巢观测更加清楚地说明了卵泡发育的变化(Quesnel等,1998),哺乳期50%限饲卵巢重量变轻,原因是直径大于4毫米的卵泡少,卵泡液体积也显著降低,限饲显著降低了LH的脉冲数。断奶后限饲母猪没有恢复LH的脉冲分泌,限饲可能增强了对LHRH的抑制作用。限饲还直接降低了卵母细胞质量(Zak等,1997),发情前取出卵母细胞体外培养,限饲显著降低了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比例。
  3. 结语
  母猪配种前的营养水平通过影响卵泡发育进而影响随后的的繁殖性能。对于后备母猪,配种前2.8倍维持需要有利于卵泡发育和提高卵母细胞质量,首先表现在增加排卵率,然后提高妊娠早期的胚胎成活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与自由采食相比,哺乳母猪限饲延缓卵泡发育,但由于生理时期的差异,对断奶-发情间隔的作用小于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哺乳期限饲还降低胚胎成活,并且断奶前1周限饲的不利作用更为明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中国移动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0-28 08: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不错,收藏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5: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