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1|回复: 14

求助检测玉米的时候怎么测定它的水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想问一下,大家检测玉米的时候怎么测定它的水分?用什么仪器,什么方法。谢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jiemi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21 11: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烘干箱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称样皿在105度烘2个小时,在干燥箱冷却称重,然后称样在105度烘4个小时取出冷却称重。
计算:水分%=皿重+样重/烘干的样皿重*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称样皿在105度烘2个小时,在干燥箱冷却称重,然后称样在105度烘4个小时取出冷却称重。
计算:水分%=(皿重+样重—烘干的样皿重)/样重*100
不好意思,上面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DF123


    冒昧的问一下,你们收玉米都等四个小时后结果出来才卸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没说明是要快速的
这样的话,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了,你可以用嘴咬破玉米,然后看玉米胚芽的干湿度就可以判断水分了
我常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钳式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山东巨峰粮油仪器厂的,误差不是很大,简单实用,也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多种快速测定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7: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8: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定玉米水分,有国标可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62-89玉米水分测定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6540-1980《玉米水分测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碎玉米、整粒玉米水分测定所用的仪器、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粉碎玉米、整粒玉米水分含量的测定。
2 定义
粉碎玉米经130~133℃烘4h及整粒玉米干燥38h所损失的质量,即为玉米的水分。
3 原理
在常压下,测定玉米烘干损失的质量。
4 仪器
4.1 天平:感量0.01g及0.001g;
4.2 粉碎机:蜜封,便于清理,粉碎时不发热;
4.3 金属皿或玻璃皿:无盖,能使100g玉米粒单层分布于皿底;
4.4 铝盒或玻璃皿:带有密封的盖,直径5.5~6.0cm,高度3.5~4.0cm;
4.5 恒温烘箱:有鼓风装置,温度保持在60~80℃;
4.6 恒温烘箱:温度保持在130~133℃;
4.7 干燥器:装有有效的干燥剂。
5 操作步骤
5.1 不需要粉碎的试样
1.7mm>粒度>1mm的试样不超过10%,粒度<0.5mm的试样超过50%。
5.2 需要粉碎的试样
5.2.1 直接粉碎
玉米水分含量在9%~15%的采用直接粉碎,首先用少量试样清洗粉碎机,弃去粉碎物, 然后迅速粉碎约30g试样,混合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以下操作按两次烘干法中第二次 烘干燥作。
5.2.2 两次烘干
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5%或小于9%的采用两次烘干。第一次烘干:称取水分大于15%的试样约100g,放入恒重的器皿中摊平。在60~80℃的 烘箱中调节玉米水分到9%~15%,调节好的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后,放置在实验室大气中至少2h,使试样降至实验室温度。称取调节后的试样,然后迅速粉碎约39g,混合均匀,放密闭容器中备用。如果水分低于9%,称取试样约100g,放在实验室大气中,直到获得9%~15%的水分。第二次烘干:用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试样约8g,放入盒底摊平。将铝盒盖套在盒底上,放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130~133℃温度下烘4h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
5.3 整粒试样
用烘至恒重的铝盒,迅速从2kg原始样品中称取25~40g整粒试样,立即加盖称重,再将装有试样的铝盒打开,连同盖子放进130~133℃的烘箱中,烘38±2h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45min后称重。
6 结果计算
6.1 直接粉碎样、整粒样含水量按公式(1)计算:
      m0-m1
水分(%)=─────-×100  --------------- (1)
       m0-m
式中:m -- 铝盒质量,g;
m0 -- 烘前试样和铝盒质量,g;
m1 -- 烘后试样和铝盒质量,g;
6.2 两次烘干样含水量按公式(2)计算:
        m1×m3
水分(%)=(1-─────-)×100 -------------- (2)
        m0×m2
式中: m0 -- 第二次烘前试样质量,g;
m1 --第二次烘后试样质量,g;
m2 -- 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g;
m3 -- 第一次烘后试样质量,g。
6.3 测定次数及允许差
两次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附 录 A 绝 对 方 法 (参考件)
A1 应用范围
本方法只用于检查和完善玉米水分测定的方法,不用于仲裁分析。
A2 定义
同第2章。
A3 原理
同第3章。
A4 仪器
A4.1 天平:感量0.01g及0.001g;
A4.2 真空泵:降压到1.3~2.6kPa(相当于1.3~2.6mbar=10~20mm Hg);
A4.3 降压干燥仪:容积允许存放装有100g玉米粒的器皿;
A4.4 玻璃杯:存放五氧化二磷用;
A4.5 玻璃干燥管:分两部分,一部分放置试样盘,另一部分放置盛有五氧化二磷的杯子,使其与真空泵连接;
A4.6 金属或玻璃器皿试样盘;
A4.7 恒温烘箱:有鼓风装置,温度保持在45~50℃,及温度保持在130~133℃;
A4.8 空气干燥帘:装有硫酸(P20≥1.83g/ml)的洗气瓶与装有涂在玻璃纤维上的五氧化二磷的管子相连接。
A5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五氧化二氧(GB 2305-80)。硫酸(GB 625-77)。
A6 操作步骤
A6.1 不需要粉碎的试样
1.7mm>粒度>1mm的试样不超过10%,粒度<0.5mm的试样超过50%。
A6.2 需要粉碎的试样
A6.2.1 直接粉碎
玉米水分含量在9%~15%的采用直接粉碎。首先用少量试样清洗粉碎机,弃去粉碎物,然后迅速粉碎约30g试样,混合均匀,放在密闭容器中备用,以下步骤按两次烘干法中第二次烘干操作。
A6.2.2 两次烘干
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5%或小于9%的采用两次烘干。第一次烘干:称取水分大于15%的试样约100g,放入已恒重的器皿中摊平,然后再将此器皿放入干燥器中,干燥器里放几个约1cm厚的五氧化磷的杯子,用真空泵降压至1.3~2.6kPa(相当于10~20mmHg)时,关闭真空泵,保持真空度,试样在干燥器中存放约2~4d,使其水分调节到9%~15%时,空气通过干燥帘缓慢进入干燥器,使其恢复大气压,将样品放在实验室大气中至少保持24h,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后称重,然后迅速粉碎约30g,混合均匀,放密闭容器中备用。如果水分低于9%,称取约100g试样,放在实验室大气中,直到获得9%~15%的水分。第二次烘干:用烘至恒重的器皿称取试样约3g,放入皿底摊平。敞开装有试样的器皿(盖子留在干燥器里)放在干燥管封闭的一端,将装有约1cm厚的五氧化二磷的杯子靠近试样器皿,固定干燥管两部分,开真空泵降压至1.3~2.6kPa时,封闭真空泵,把装有试样的 配套干燥管放入温度控制在45~50℃的烘箱里,约10h后从烘箱中取出管子,冷却至室温,将该管连接于真空泵,使空气经干燥帘进入干燥管,让其恢复大气压,迅速取出试样器皿,加盖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试样质量恒重为止(例如直到间隔24h,两次连续称量之差小于0.0006g)。
A7 结果计算
A7.1 直接粉碎样、整粒样含水量按公式(A1)计算:
      m0-m1
水分(%)=─────-×100 --------------- (A1)
      m0-m
式中: m -- 铝盒质量,g;
m0 -- 烘前试样和铝盒质量,g;
m1 -- 烘后试样和铝盒质量,g;
A7.2 两次烘干样含水量按公式(A2)计算:
        m1×m3
水分(%)=(1-─────-)×100 -------------- (A2)
        m0×m2
式中: m0--第二次烘前试样质量,g;
m1--第二次烘后试样质量,g;
m2--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g;
m3--第一次烘后试样质量,g。
A7.3 测定次数及允许差
两次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二位。
注:①用直接粉碎法、两次烘干法测定的结果和用附录A绝对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不应 超过0.15%。 ②用整粒法测定的结果和用附录A绝对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不应超过0.5%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1988-12-31批准 1989-09-01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8 16: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