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08|回复: 2

[养猪] 蛋鸡产业体系的变化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17: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产区分散化

  从整个蛋鸡体系的一个变革情况和目前的趋势来看,原主产区的饲养量在下降,新的地区在增加,一个是往南方走,一个是朝西部发展。

  原来是南方饲料价格很贵,它和北方地区相比没有竞争力,但现在饲料流通非常顺畅,再加上可以进口粮食,南方购进的饲料在价格上不一定比你粮食主产区的贵多少。这是成本上的一个变化。

  现在很多人跑到贵州去投资,因为原来觉得贵州很落后,但现在贵州最大的特点是气候好,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它的生物安全风险系数比较小。

  云南现在蛋鸡生产发展也很快,随着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愿意吃一些更新鲜的产品,所以当地的产量在增长。因而原产区的饲养量下降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适度集约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要求地方上都要推行适度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建场,现在提倡标准化鸡舍,对鸡舍要有通风的设备,如照明、清粪设备等。农业部今年对规模化、标准化验收会制定一个标准,给予一些补贴。我们也不是要求养殖规模做得特别大,我们提倡的是一个适度的规模。

  到底规模多大合适?我认为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跟生产者本身的能力、经济实力有关。为什么养2000~5000只的较多?因为这是在人工喂料、人工拣蛋的情况下,夫妻二人能够管理的一个极限。如果养殖量超过了一万只鸡,他们必须要雇人,那对农民来讲,要给工人开工资,他的生产观念和思维模式都要发生变化。这个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跨过去的。

  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养10万只鸡是小意思,如果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人来讲,养2~3万只鸡就会很吃力。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品牌建设

  为什么品牌重要?原先我们一直把鸡蛋不太当回事。在集贸市场上把鸡蛋放在筐里,堆积如山的,这只能看做是一个初级农产品,而不应看做是一个商品,因为任何商品都有它的商品属性,比如一个杯子,要知道它的商标是什么,谁生产的,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而很多农产品都是初级农产品,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包括他对食品安全度的提高,更希望多花一点钱,买一个安心,买一个保险。所以希望有一个品牌支撑。而且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农资市场越来越少,所以要想买鸡蛋,基本上都得去超市,包括社区小超市等。这些超市一定要求你有一个产品标识,说明厂家是谁,要有追踪。所以把鸡蛋初级农产品变为具有管理商品属性的带有一定品牌的产品是不可逆转的一个倾向。

  我认为在蛋品这个行业里面很难出现像蒙牛、伊利这样一统天下的品牌。因为鸡蛋对运输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对保质期有相当大的要求。

  如果是长距离的运输,对蛋的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品牌建设方面,对区域性的要求非常明显。但我还是希望推进一下大品牌的发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nety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14 17: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资料分析的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很有可能出现伊利,蒙牛那样的集团。现在没有主要是品牌蛋太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07: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