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04|回复: 5

兽医诊断猪病的步骤和思维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23: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兽医确诊一种猪病基本需要进行下面8个步骤:
  第一步,通过临床观察,判断疾病是否已经发生。

  第二步,依据获知的初步临床症状,大致勾划出可疑疾病范围。

  第三步,进行一般性临床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依据其结果,缩小、调整或勾划可疑疾病范围。

  第四步,针对可疑疾病,展开临床检查和调查,缩小和调整诊病范围。

  第五步,依据临床症状,联系病因和发病机理及流行特点,进行临床断病。

  第六步,尸体解剖,检查病理变化。获得病理诊断的依据。

  第七步,依据病理变化检查结果,联系病因和发病机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病理诊断。

  第八步,通过实验室检查或试验,获取病因的检查结果或试验结果,进行诊断。

从以上的8个步骤可以看出前3步需要我们饲养员的配合,首先介绍前2个步骤的内容。

  第一步,通过临床观察,判断疾病是否已经发生。

  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物生长及繁殖的表现,了解其是否异常。若异常,判断是否为发病现象。这一步需要专业知识或饲养经验。因为有些异常生理现象有可能不是发病现象,也有可能是发病现象。如猪的拒食,因饲料变味变质等原因引起猪的拒食,因母猪处在发情初期而拒食,均不属于发病现象,除以上原因外,猪的拒食往往是发病现象。

  若判断不准是否为发病现象,可进行连续全面观察,直至确认为发病的临床症状出现,才正式进入诊断的过程。

  第二步,依据获知的初步临床症状,大致勾划出可疑疾病范围。

  经现场亲自观察或饲养者口述,在初步了解了临床症状概况后,兽医开始正式进入诊断的过程。首先,依据初步临床症状,在脑海中大致勾划出可疑疾病的范围。此时,兽医运用的思维方法是怀疑法。即针对已知症状,将头脑中储存的与该疾病有主要关系的常见疾病调出来,列入应怀疑的目标,将这些目标汇集在一起,构成可疑疾病的范围。从勾划可疑疾病范围角度,将遇到的各种各样临床症状,归纳为以下五种局面。

第一种局面,可以确定某一种疾病。

  此情况是有对应于某一种疾病的示病症状出现,未知其他症状。比如,遇见病猪木马样症状,就可以确定所怀疑的疾病是破伤风,因为木马样强直痉挛是示病症状。

第二种局面,可以勾划出有限几种可疑疾病的范围。

  仅呈现一种对应于某几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依据主要症状,可以勾划出有怀疑价值的疾病。比如,在病猪的鼻盘、齿龈、乳房皮肤、蹄部有水泡或糜烂症状,可怀疑到的疾病仅有口蹄疫、猪水泡病、猪水泡性第三种局面,可疑范围太大,无法勾划出可疑疾病的严格范围,可选择勾划出一个参考范围,也可选择不划范围。

  此局面指有数个症状,其中至少有一个以上对应于数种以上疾病的症状,且这些症状的组合一时看不出与少数疾病相对应。比如,初步临床症状为败血症、呼吸困难两个症状。由这两个症状分别对应的疾病有几十种,由这两个症状相结合对应的疾病也有十几种。

  若选择勾划出一个参考范围,往往是从常见、当地流行、多发的疾病中筛选出几种,作为开始诊断的参考范围。面对以上两个症状,在东北地区,一般会将猪瘟、弓形体病、链球菌、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副伤寒、猪肺疫考虑到可疑疾病范围。若选择不划范围,只好待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再划范围。

第四种局面,无法勾划出可疑疾病范围。此局面包含两种情况。

  其一,仅获知一些次要症状,没有得知对应于某一种或数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比如,病猪精神委顿、食欲下降、废绝等。面对此种情况,需要直接进入全面调查和临床检查。若发现有对应于某些疾病的主要症状,才可勾划出可疑疾病范围;若仍未发现有对应于某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只有从调查中获知的可疑原因再去分析,采取一些措施,继续观察病情的变化。

  其二,遇见从未见过的未知症状。此情况可能为已知疾病一个罕见症状,也可能为未知疾病的症状。

第五种局面,无临床症状而死亡,依据常见和多发疾病,也可以大致勾划出一个参考范围。

  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猪肺疫、水肿病、口蹄疫的特急性型及内出血、急性中毒均可在怀疑范围,只是需要越过依据临床症状诊断步骤,直接进入剖检。

  在得知初步临床症状后,大部分情况,兽医头脑中已形成一个可疑疾病的大致范围。总体讲,这些范围仅对兽医的下一步工作起到一个指引和参考作用,不应起到限制作用。

口炎、猪水疱疹四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5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10 07: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以后我在做服务的时候就能好好把握了。以前基本也是按此方法,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的步骤。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体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2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你总结的吗?好像在哪见过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总结的,是我综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4 13: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