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裂蹄的原因
--------------------------------------------------------------------------------
1、 季节因素:秋后至初冬天气由暖转凉,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猪蹄壳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
2、圈地因素:一些用方砖与水泥铺设的现代化猪舍,由于地表面坚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气候下,猪只长期在上面行走,往往会加快本病的发生。
3、品种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品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极少发病。国外发现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4、遗传因素
5、营养因素
①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
②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
③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是横裂;
④缺锌则呈蹄裂或侧裂;
⑤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料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⑥生物素缺乏时,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蹄壳龟裂,蹄横裂,脚垫裂缝并出血,有时有后脚痉挛、脱毛和发炎等症状。
6、管理因素
消毒药水配制浓度过大,会对蹄壳有较大的腐蚀作用,造成蹄壳易脆,容易裂蹄。
在实际生产中,应理性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选择正规厂家的饲料,不要在饲料中随意添加矿物元素,对圈舍进行适当改造,注意饮水的水质,可在饲料中补充电解多维,控制种猪的体重,消毒药水的配比浓度要适当,保持圈舍的干燥,对种公猪不要饲喂生鸡蛋(可以适当煮熟后饲喂)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