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培训,其实分为培和训两个部分,实际的情况是,训得多,培的少,结果弄得很多培训,轰轰烈烈开始,暗暗淡淡结束。
训,就是说教、教训、训斥、斥责、责骂,一般情况下,只需动嘴,无需动手,花费不多,最大优点是能在最小的空间内(比如会议室)、最短时间内(比如一两天),给员工以激情,给老板以快感(类似意淫);
培,则是栽培、培养、培育,一般情况下,没有捷径,最大缺点是,时间长,花费多,见效慢,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也,“培”不好就得“赔”,所以,导致很多老板不轻易投入。
大凡做得好的企业,都是把这两点结合得很好的。
但大部分企业,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两点的关系,尤其是在启用外脑时,别人的脑袋和自己的手脚,犹如器官移植,即使不排斥,行动也很难协调。等培训师拿上钱、抗上自己的脑袋走了,剩下被洗了半拉脑袋的员工,更不知道何去何从了,严重者,犹如脑残!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2008年春节前夕,我参加了山西一个企业的培训,培训师声若洪钟,两天内滔滔不绝,简直就像一场批斗会,培训师的精彩,让员工觉得自己很暗淡,再加上佳节将至,思乡心切,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没有做好“培”或“赔”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最好少训,否则,就会出现更多思想巨人、行动矮子,把企业弄成大头儿!
注:感谢王中老师提示,训还包括训练和教练,但窃以为,教练和训练可以相提并论,但和培训相去甚远,培,更多地体现企业行为,是一种投入;至于练,是必需的,但很多企业乐于拿员工开练,自己却不肯投入。训易,练难,培更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