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猪原产于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现以吉林省的九站、桦甸、永吉、靖宇、通化等地,黑龙江省的绥滨、富锦、集贤、北安、德都、双城、兰西等地,辽宁省的丹东、建昌、瓦房店、昌图、朝阳等地,以及河北省的迁西、遵化、兴隆、丰宁、赤城等地分布较多,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民猪产区气候寒冷,圈舍保温条件差,管理粗放,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民猪形成了很强的抗寒能力,不仅能在敞圈中安全越冬,而且在-15℃条件下尚可正常产仔和哺乳。
一、体型特征
民猪头中等大小,面直长,头纹纵行,耳大下垂,体躯扁,背腰窄狭,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毛密而长,猪鬃发达,冬季密生绒毛,乳头7~8对。
二、生产性能
民猪性成熟早,繁殖力高,4月龄左右出现初情期,体重70千克左右即可发情配种,发情征候明显,配种受胎率高,护仔性强。母猪8月龄、体重80公斤初配。民猪的繁殖利用年限长,平均淘汰年龄4.3周岁,平均头胎产仔11头,经产母猪产仔12~14头。民猪90公斤屠宰,瘦肉率46.13%,肉质优良,肉色鲜红,系水力强,大理石纹适中,分布均匀,肌内脂肪含量高(背最长肌5.22%、半膜肌6.12%),肉味香浓。缺点是皮厚,皮肤占胴体比例为11.76%。
三、杂交利用
民猪是很好的杂交母本,与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汉普夏、苏白等杂交,杂种优势效益都很显著。杂交生产的商品猪具有适应性强、肉质好、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日增重由490克提高到760克,饲料转化率由1:4.2提高到1:3,瘦肉率由49%提高到58%左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