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172|回复: 33

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道在哪里?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20: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
    大家好!我有几个问题请教大家:
1、中国有很多养猪从业的老板,真正靠养猪赚钱致富的很少,这是为什那么?
2、中国养猪为什么病多,疾病技术研讨年年讲,可是猪病天天发,从业者每天担惊受怕。这是为什么?
3、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美国为何不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欧盟为何要全面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应该学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20
nety + 3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3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的很精辟,看来有着丰富的行业经历吧.这些问题很难几句话能说明白.但说明了这是一个急需改革创新的行业!

点评

是的 你的判断好英明哦! 楼主应该是有丰富行业的行业经历吧! 要不然也不会是新希望副总裁了! 哈哈 !  发表于 2010-11-7 14: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09: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唱雄鸡天下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很多养猪从业的老板,真正靠养猪赚钱致富的很少,这是为什么?
    中国目前的养猪业大致分为三种形态:1、传统的散养户: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房前屋后为猪舍,以分散的农户产品为主要饲料来源,少量使用预混料、浓缩饲料。2、农村专业户:想以养猪赚钱,有简易猪舍,使用一部份农户产品,一般不雇佣工人。3、规模化养猪场:这里的从业者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以养猪为事业,第二种是以养猪为名,套取国家政策,第三种是以养猪的形式洗钱的。
    仔细分析这三种样猪形态的成本构成和生产力水平你会发现,传统的散养由于很多成本可以不计(劳力成本、资金成本、农副产品等),最多计算粮食的价格,没有管理成本,所以成本最低;农村专业户,有的可以不雇佣工人,有的少量雇佣工人,但大部分成产资料需要外购,疾病的压力也比散养大,所以成本居中,成本最高的是规模化养猪场,因为需要雇佣职业经理人(厂长、财务、技术人员),管理成本增加很多。所以在行情不好时散养的赚钱,规模化猪场不赚钱。
    难道中国养猪走规模化的道路错了吗?规模化养猪真的不行?不是的。再来分析三种养猪形态的生产效率,散养户每头母猪每年可以提供肥猪16头肥猪,专业户和规模化猪场也基本是这个水平,有的只有14头。从散养到规模化猪场,成本在不断增加,但生产效率没有提高。规模化养猪只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没有实质的性的改变,我形象比喻为规模化养猪只是把一个老太太养猪变成了一千个老太太养猪而已。这就好像把拖拉机开上了高速公路,能跑的赢汽车吗?
    中国养猪业的效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的猪肉约900公斤左右,美国每头母猪每年可以生产240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效率是美国的37-38%。
    那么,中国养猪业的出路在哪里呢?明天继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complement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22: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看到楼主明天的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2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的力量,一般的人都会觉得养猪就是喂猪那么的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22: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模化养猪场:这里的从业者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以养猪为事业,第二种是以养猪为名,套取国家政策,第三种是以养猪的形式洗钱的。

这也就从侧面阐述了规模化猪场的诸多疑惑

点评

悲哀  发表于 2010-9-6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养猪业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关键是要从效率和成本两个维度去思考,效率应该放在第一位,成本是第二位。顺序一定不能颠倒过来,但中国人的传统思考习惯是成本第一,效率第二,或者忘记了效率的重要性。站在养猪的角度思考效率又有两个维度,即生产效率和产业组织效率,这需要站在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思考。
   先说养猪生产效率。举例说,建一个美国模式的猪场,能繁母猪1200头的猪场(两点式的生产方式,从配种到断奶),土地占用只需要40亩左右足矣,按照中国传统模式建设,则需要110亩左右。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我们却走了一条低效率的路。在美国从配种到断奶这样的父母代猪场,场长+饲养人员只需要4人,一个生产经理可以管理20000头能繁母猪。这样少的人员,是不是工人劳动强度很大,需要没白天黑夜地干呢?不是的,他们周六、周日猪场只需要1人值班即可。我们国内呢?我不用说大家比我更清楚。
     关于产业组织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作社,从北美到欧洲都是如此。但这种产业组织模式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变味了。
     所以,我认为中国养猪业的生产方式应该向北美学习,产业组织方式需要向欧洲学习。想走中国传统养猪业与现代化养猪业结合的道路是没有前途的!(也许很多人反对)
     我要提醒准备进入养猪产业的资本拥有者,养猪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是老太太可以干好的!同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complement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14: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养猪业不挣钱的因素应该有很多吧.国家的调控政策,饲养的分散性,饲料的不规范运用.等等受限吧.如果走合作社集约化的综合发展这路是不是更好一些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中国人太“聪明”了,什么事情都包办了,啥都要做,结果啥都没有做好。
   我们有13亿人民,就有8亿是农民,因此,我觉得要改善整个效益的状态,主要精力还是提高我们农民的养殖水平和素质。
   当前农村以养猪为主导的畜牧业生产已初步形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这个大产业如何适应大市场的运作,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我们有什么,没有什么,我们不清楚,也没有人真正去研究过,我们的国情应适合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在区域布局,计划生产,行业自律及产销衔接等方面,需要规范的事情很多,因为我国在畜牧业生产方面,长期处在传统式、分散性、自由化状态下运行,而且这个行业涉及群体大,战线长,分工不清的落后情况,这种格局如不加以改善,畜牧业生产将会仍然延续货源忽多忽少,价格忽高忽低,供求关系不稳定的被动局面。
    我们会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
    1、养猪是农村比较大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能否得以健康发展,关系到品种、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问题。应该有专业的行业协会引领养殖户,生产抓源头,完善在中间,服务到终端的思想。
    2、阻碍畜牧业发展,影响养殖户效益主要因素仍然是科学技术问题,行业自律问题,有钱大家一窝蜂,没钱大家杀母猪。
    3、饲料兽药市场运行不尽规范,饲料营养价值与价格上及兽药含量不足等假冒违劣方面,均存在着伤农现象,再加上中间环节太多,使农民非生产性成本承担较重,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比较突出,在这方面应有专业的协会配合执法部门对行业进行规范,这些非生产性成本,农民每养一头猪至少损失效益15~20元,养猪协会利用行业自律的方式履行为行业服务的职责,从而,减轻农民负担。这也是影响效益和利润的因素之一吧。
    4、我们的国情政府部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在规划生产布局,推行计划生产方面,就应考虑到,防止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利用产销衔接的方式,搞好生产与市场兑接工作,在解决供求矛盾的前提下,稳定农民收入。
    5、我们的专业对口部门应有:一是祖代原种猪场为农民提供种源(不能啥都养)政府提供种源和补贴;二是有较大型封闭式良种猪精液服务站;三是有养殖业先进设备展示大厅(可提供国内、国外比较先进的设备及种猪进行展示);四是有兽药器材服务部;五是有农民自学科技阅览室;六是有养殖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养猪网站及服务热线(必须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七是有无公害饲料厂;八是有生猪收购部。这种全方位、多层面的单一对口服务组织,对畜牧业生产应该能起到最直接、最实际的服务和引导作用。
   我们农村当前的状态是想学习养猪的知识,跟谁学,上那儿进种,上那儿买一些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渠道,没有方式,大部门均是一些饲料厂的业务员在做,而这些业务员均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且业务代表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
    我在这儿,乱说三正,大家不要扔砖头哈,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教:)3: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heshouleon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8: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