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病原及流行特征:
附红细胞体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多呈隐性感染,常见于夏秋季节,流行形式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在10%—60%之间,死亡率可达90%。
二、 流行规律:
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流行时间在6 月底至9月末,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特别是气温在20℃以上,湿度70%左右的多雨期。一般认为吸血昆虫可能引起传播,临床上有虱、蚤寄生的。消毒不严的针头种外科手术器械,也能造成机械性传播。
三、 临床症状:
1.发热:患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锐减,体温达到40.5--41.6℃,部分高达42℃,高热稽留不退;
2.黄疸:结膜初期苍白,后期黄疸,部分猪出现全身发黄;
3.贫血:初期毛稀处可见红斑块,指压褪色,后期变为青紫色,界限明显,指压不褪色,以耳边缘、尾端、鼻部、腹中部两侧更明显。
四、 病理变化
患猪四肢末端、耳尖及腹下出现大面积紫红色斑块,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脾脏肿大一倍以上,边缘不整齐,有粟粒大小的血疹样结
节;心肌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颜色熟肉样,质度变脆,心包内有较多淡红色液体;肺肿胀、肾肿大、浑浊、贫血严重;膀胱壁有少量出血点;肠壁及肠系膜有许多出血点;肝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五、血液学检查
1.耳静脉采血,染色后镜检,可见在每个红细胞表面均附着大小不等的虫体,且虫体清晰可见,绝大多数呈球形,胞膜较厚,中心呈淡黄色,有较强的折光性。
2.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为210万位方毫米—240万位方毫米,白细胞数在9900万位方毫米—11200万位方毫米,红、白细胞数均比正常值偏低。
六、 诊断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一般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和高热等为主要特征,以及镜检血片中发现附红胞体即可作出诊
七、防治
1.发病初期:可用血虫净注射液进行治疗;
2. 已感染猪:选用长效土霉素针剂进行注射;病情严重者可用5%葡萄糖、0.9%的氯化钠进行补液、安呐咖强心、远征公司健胃宝进行健胃;
3.药物防治:按每吨饲料中添加:200克阿散酸 +150克四环素 + 200克 TMP拌料饲喂;连用7—10天;
4.体温过高者,使用清热解毒药,为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改善贫血,要配合使用复合VB、VB12、VC等辅助治疗;
5. 严格搞好体内外寄生虫的净化,注意蚊、蝇的净化,切断其传播途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