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34|回复: 6

养殖池塘中几种主要害藻的防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08: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天气转暖后,在渔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扎在池底,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易被缠绕而死。大量藻丝漂浮水中,还会影响浮游生物生长,使池水变瘦,不利于鱼类生长。水绵等发生后,可用除草剂扑草净每亩150-200克;也可用草木灰撒向青苔泥上,雨天后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制成溶液泼洒。但须注意的是,在使用扑草净杀灭大量有害藻类后,大量死亡的藻类腐烂易造成池塘水质变坏,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因此,灭草期间应注意水质变化,以便及时注入新水或采取增氧等措施。
  二、多甲藻、裸甲藻(俗称红水)。多发生在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中,它们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如当水温和pH值突然改变时,就会大量死亡,产生甲藻毒素,使鱼中毒死亡,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防除方法是在温度变化大的季节,应注意经常换水,调节水质。红水发生后,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制成溶液全池泼洒,以提高池水的pH值,使这些藻类死亡,然后换进新水。也可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池水药物浓度0.7毫克/升,2天后再换进1/3的新水。
  三、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俗称铜锈水)。这两种微囊藻是常见的藻类,少量时对鱼没有危害,但大量繁殖时则会造成危害。当大量藻体沉淀死亡时,微囊藻一方面会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另一方面还能分解耗氧而导致池水中严重缺氧。防除方法可用硫酸铜0.7克/立方米池水中遍洒在藻体上,另外,撒施生石灰也可清除这些藻类的危害。
  四、水网藻。多发生于水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于网带,鱼苗误入网中常会因呼吸困难和无法摄食而死亡。防除方法是在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清塘,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量为7.5公斤。发生该藻时,可用硫酸铜溶液泼洒池塘水面,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为1.5毫克/升。
  五、卵甲藻。卵甲藻在鱼体表面寄生后,会使鱼类感染打粉病。病鱼全身像裹了一层白粉,白点连成片。防治方法可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池水10-20克)遍洒,也可调节水质pH值至7.5以上。对发病池,则必须用浓度为150克/立方米池水的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使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韦文志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8-13 09: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值得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4 1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正是裸甲藻爆发的季节,尝试使用一些手段后效果不明显。楼主的讲解可以在尝试一下。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温季节裸甲澡应该不是很多,因为这种藻类多发生在温度稍低的季节如春季或者秋季,这个时候出现的“红水”多半是裸澡中的囊裸澡,楼主要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一下,有些鱼塘倒是能看到角甲藻的身影,不过很少,多半是囊裸澡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传上来点图片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08: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08: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东西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7 07: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