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延续了7月下旬稳步趋升的态势。截至目前,黑龙江哈尔滨饲料厂国储玉米进厂价1850-1860元/吨,山东青岛饲料厂收购价2040元/吨,均上涨10元/吨;河北衡水饲料厂玉米收购价1920-1940元/吨,上涨30元/吨;大连港优质玉米平舱价1980-1990元/吨,广东港内优质玉米成交价2080-2090元/吨,四川成都东北玉米站台价2140-2150元/吨,上海地区中等质量玉米站台价2080-210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另外,俄罗斯遭遇罕见旱情,该国政府已经颁布禁令,在短期内限制谷物出口,进一步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掀起一轮大涨。而近期,我国东北玉米产区持续遭受暴雨侵袭,其中吉林、辽宁部分地区的涝灾十分严重,对当地玉米的生产构成了威胁。具体分析如下:
一、东北部分地区再度迎来暴雨天气,当地玉米生长形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气象部门预计,新一轮强降雨将再次袭击中国东北地区。8月8日开始,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特大暴雨。之前降雨造成的灾害还未修复,新的降雨又席卷而来。
近期,东北持续的降雨对玉米产生了一定影响。据报道,目前东北产区吉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25.4千公顷,绝收面积24.9千公顷。虽然实际情况不可能是目前受灾面积中全部种植的是玉米,而且也不可能完全绝收,但目前担忧的重点仍在于后期受灾面积可能会继续加大。据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13日-15日,东北地区还将迎来一次降雨过程。
二、东北玉米价格小幅上涨,销区市场跟随其后
随着目前国内优质玉米数量的不断下降,贸易商对质量较差玉米的出售意愿较强,而对手中质量相对较好玉米的惜售心理较强。此外,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已基本耗尽,市场上维持收购的贸易商数量也较少,产区玉米存量与前期相比明显减少,国储玉米已基本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同时,随着近期国内养殖业的逐步好转,用粮企业补库意愿的增强,东北产区外省需求方看货、要货的人数增多,对当地市场价格起到提振作用,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出现10-20元/吨的涨幅,以致销区东北玉米到货成本也随之小幅上调。
三、畜禽养殖需求增长对后期国内玉米市场将起利好支撑效应
虽然近来国内部分地区猪价冲高回落,养殖效益较前期下降约50元/头,但多数地区基本仍可维持在盈利区间以上的水平。7月份,我国畜禽饲料销量保持温和回升的态势,其中7月份猪料销量环比上升10%左右,部分企业增幅在20%以上;禽饲料销量7月以来环比上升10%。此外,前期各地养殖户补栏相对活跃,生猪存栏量也因此持续恢复,7月底8月初的肉鸡补栏量大。由此看来,饲料企业对玉米的消费需求应继续呈趋增的态势,这对后期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多重因素均对玉米市场形成利好。但短期对我国玉米市场变数较大的就属天气因素,后期东北地区的洪涝灾害虽有继续加大的可能,但对玉米的实质性影响仍应看今年秋季早霜出现的时间。在我国饲料需求增长、国储存在补库需要以及东北玉米生产仍需“靠天吃饭”的背景下,玉米中长期仍将延续上行的态势。
作者:秋水 来源:中华粮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