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发生以后,传统思维模式就是选择抗生素进行干预冶疗.那么这种方法是否真正科学合理呢?事实上是抗生素不仅没有解决感染问题,而是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感染.
首先是抗生素破坏了正常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摧毁了动物体内所拥有的正常微生物屏障,使那些原来被菌群屏障所抑制的内源性原因菌和外源性原因菌得以大量繁殖.先给小鼠服用链霉素扰乱其肠道正常菌群,再口服感染沙门氏菌,实验小鼠最低只需10个沙门氏菌就可腹泻,而未经链霉素处理的对照组则至少需要100万个沙门氏菌才能出现腹泻症状.
抗生素带来耐药性和耐药菌株的增加,而且耐荮性可以通过质粒在细菌中传递,在肠道细菌中,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传递作用最强.大肠杆菌可将耐药性质粒传递给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不同种属的细菌.
统计表明,各国各地区致病菌出现的频率与抗生素呈现正相关.一般来说,抗生素使用愈广.种类愈多,发生菌群失调和感染的频率愈高,而耐药性愈强的菌愈会占优势.
抗生素促进了耐药性致病微生物的定位转移.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动物,可见耐药性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向呼吸道转移,引起肺炎及肺部感染.这是因为抗生素增加了呼吸道部位的敏感性,促进了肠道菌向呼吸道的转移.
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生态平衡后,动物的粘膜免疫一遭到破坏,导致机体免疫机能降低.免疫机能降低程度与抗生素抗菌谱.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关.抗菌谱越广.用药剂量越大.给药时间越长.机体免疫机能降低程度越明显.
大量使用抗生素还导致动物维生素k与维生素B等的缺乏.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选育出一批致病性更强,危害更大的耐药性微生物,广泛的流行.这个问题业已构成一个严重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问题,其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