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56|回复: 8

[访客发言] 关于发酵豆粕营养参数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0 15: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豆粕发酵后,蛋白质升高多少为最佳?发酵豆粕的营养参数如何变化?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魁罡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7-11 04: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请山东大学李斌老师来回复这个问题。

点评

谢谢卢博啊,呵呵  发表于 2010-7-12 12:55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上啊。才看到。我大致回答一下。

不同的菌种和工艺,是不一样的。理论上讲,最合理的收率是85%左右。那么,如果认为蛋白不会(或很少)因为氨耗损失,则含蛋白量应该是:

原粗蛋白含量除以0.85得到。

实际上还是有氨耗(部分蛋白和非蛋白氮以氨气形式散失),则在计算值上再减去1,2个百分点,就是发酵后的含氮量。

至于营养指标,这个更加和工艺相关,而且相差很大,主要在:

小分子蛋白,非蛋白氮,非淀粉多糖,油脂方面,因为工艺目的不同而选取工艺不同,进而差异很大。

以小分子蛋白为例,发酵工艺控制上的外在指标是氨基氮,就会因为菌种和工艺相差很大----当然,相同的工艺,就不应该有较大差异----事实上,发酵终点的氨基氮的检测值散布率大小,就是衡量发酵工艺稳定性及产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点评

我前几天做了一批发酵豆粕(细菌和真菌联合发酵),有氧发酵,添加水份及菌液、固体曲盘、营养盐等发酵温度19-30摄氏度,发酵之前测豆粕粗蛋白为44%,发酵之后的粗蛋白达到52%(发酵之后的水分含量37%,后经晾晒至15.24%),请教是否正常?另外发酵好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发酵豆粕哪种或哪几种氨基酸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较大?进行配方时的与普通豆粕之前有什么区别?望能详细指点。谢谢孤城老师。  发表于 2010-7-12 13: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这样的。

发酵豆粕,技术重点在于“发酵”,而不是“豆粕”。

毋庸置疑,发酵属于“工业”,叫“发酵工业”。而发酵豆粕,是发酵工业中,固体发酵类中,很小的,也是很细的一个分支。

那么,工业的特点是什么呢?

不管是化工,还是提取,甚至机械制造,他实现的前提,是工程过程的检测,分析(或综合),和反馈。更不用说更加复杂的发酵工业,离开过程检测简直没法想象。

你用的工艺,没有检测过程,不属于发酵工业。

另外,发酵工业,不同于化工,更不同于机械制造的是,发酵工业遵循以下原则:

1,单一菌株。
2,单一且明确为唯一的产物。

这是由于细胞作为一个复杂系,而通过宏观生理控制,作用于细胞,然后在亚细胞结构上调控生化代谢的模式,为典型的复杂-模糊调控体系,就是单菌株,唯一目标产物,都是容易控制的,所以,才会遵循以上原则。

贵公司用多菌株发酵,已经超出了我的控制能力,这种工艺,是山大不敢想象的,我真没法解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3: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着分析一下:

1,双菌株,如果实现严肃的,工业水平的发酵,目前看,现在的技术以及现在数学系和计算机系提供给发酵行业的算法,是不能实现的。
老实一点说,这个菌株选择方法,本身就不容易产生稳定的产品。

2,含水量。这是全程需要控制的指标,包括料含水和空气含水量,这点本工艺没有说明。

3,溶解氧的问题,是固体发酵过程中很不好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微米级水平上,物料接种后的加氧处理),怎么处理,这个工艺上也看不出来。

4,发酵温度19-30摄氏度,控幅太大,怎么稳定酶活?

5,晾晒除水,过程继续代谢怎么控制?

这个“工艺”没有稳定性可言,而稳定性,是工艺的第一品质----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酵工艺”,产品没有稳定性可言,基本上不具备对产品进行分析的必要了。

建议更改工艺,严格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4: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孤城老师的分析,才知道什么是科学;回忆推销发酵豆粕人的讲解,知道了什么是玄学。

点评

;P:  发表于 2010-7-12 20:51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gbmmr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解答!开阔了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4: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孤城老师这么一介绍,使我对目前所做的固体发酵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孤城老师进一步指点,在目前我们这种条件下(不用投入什么设备及仪器)的情况下,如何较好的进行固体发酵呢?主要是想发酵一批用于试验,看看效果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08: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嘉泰


    对不起。

不太可能啊。

发酵行业,必须走工业路线,规模大小,用的岗位是不会变化的。

尤其是生产试验用产品,不稳定,后期实验就没有意义,需要增加的可能不仅仅是设备,还有业内的人员。

发酵企业,没有几年,十几年的积累,连合格的工人都培养不起来----没办法,必经,发酵比机械制造,有机合成要复杂得多。

理论上讲,发酵工业是高于/难于汽车业的,我们不期待自己生产汽车来开,(或者,自己在后院生产的汽车未必就敢开),那为什么就敢自己生产发酵产品呢?----必经汽车是“简单”控制,而发酵是“复杂(模糊)”控制。

点评

可以。 但得发酵豆粕工艺稳定以后,或,国内有了真正的发酵豆粕产品以后。 指标不仅仅这一个,不过,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考察“翼展是不是中国航天飞机的重要指标”,而是“先把中国的航天飞机造出来”啊。  发表于 2010-7-16 08:26
溶解度可以作为评定发酵豆粕好坏的指标吗?  发表于 2010-7-16 01:12
不敢,您客气了。  发表于 2010-7-14 09:40
谢谢孤城老师很专业的指点,呵呵  发表于 2010-7-14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30 15: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