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2|回复: 2

注射用母牛分支杆菌(微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 1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射用母牛分支杆菌(微卡)—新型双向免疫调节剂、WHO推荐唯一结核免疫用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指定用药、独家生产的国家专利产品。

微卡能使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升高,同时使CD8+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并且提高CD4/CD8的比值。
微卡能够调节Th1/Th2平衡,使Th1水平升高,从而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感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水平,并且同时抑制Th2介导的坏死性免疫反应。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韦文志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7: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lchunjian 于 2010-7-2 19:48 编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发病后严重影响人体机能、逐渐丧失劳动学习能力甚至死亡,有传染性。结核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通过结核病人咳嗽、咳痰、大声说话所产生的飞沫传播。每个传染性结核病人一年可以传染15人以上。结核感染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人体除了头发和牙齿以外,其它任何部位都可以感染结核,尤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俗称“痨病”。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疫情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结核病的特点:
感染者多:我国约有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
肺结核病人多: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
新发病人多:04年年新发肺结核病人约97万,09年约1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约65万例。
农村病人多:80%的病人在农村,75%的病人是中青年;
死亡人数多:我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从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来讲,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后,能被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很快吞噬,没有被充分激活的巨噬细胞,不能摧毁被吞噬的结核杆菌。巨噬细胞的充分激活,需要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参与。而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所以说结核杆菌感染后出现三种结果:1 细胞免疫能力正常,清除细胞内结核杆菌:不发病;2 细胞免疫能力低下,不能清除细胞内结核杆菌:发病;3 细胞免疫能力一般,细胞内残留结核杆菌:潜在感染。

所以,是否有效地抵抗或清除结核感染、阻止发病,发病后经过化学药物治疗能否及时痊愈,免疫功能的强弱是关键。而免疫功能的调节改善,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结核病人,在进行规范化学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之以有效的免疫调节药物,增强病人的免疫力,能够加快愈合速度、提高治愈率。对于潜在感染者,如再感染或免疫力受损低下(如其它疾病、营养不良、过度紧张疲劳)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病。因此,对潜伏感染者以及和传染性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病人家属,为防止发病,通过提高免疫力(尤其是针对结核的特异性免疫)实施潜在性结核感染治疗是必要的。

化学药物能够杀灭绝大多数感染的结核杆菌,无法杀死残留在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很容易导致结核病的复发。再加上结核杆菌普遍耐药,单一的化疗模式已难以抵挡结核病的死灰复燃。因此,WHO在其90年代“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案。在免疫疗法中,WHO推荐的唯一免疫治疗剂是母牛分枝杆菌制剂(微卡)。

什么是微卡?

微卡是一种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制剂,母牛分枝杆菌是一种无毒、无致病性的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有许多共有的抗原。微卡是采用了专利技术、将母牛分枝杆菌培养后破碎并灭菌、经冻干而制备的注射剂。各种能够刺激免疫的抗原充分暴露,所以安全性好、快速高效。

微卡的主要作用:

微卡是双向免疫调节剂,对免疫低下和亢进均有治疗和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尤其是针对结核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通过T淋巴细胞,充分激活巨噬细胞,杀灭感染的结核杆菌,启动并增强保护性免疫应答;同时有效阻止和控制病理损伤性免疫应答。

微卡的临床应用:

   各种结核病人化学治疗的辅助免疫治疗。

   结核高危人群的潜在性结核感染免疫治疗。

结核菌感染高危人群:

⒈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⒉儿童及青少年中PPD强阳性者;

⒊已受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糖尿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等);

⒋工作或者居住在一些高危场所的人员(如医院,收容所,劳改所,监狱,老人院,供AIDS感染者使用的场所)。

    在辅助治疗肿瘤、乙肝、哮喘、过敏性皮炎鼻炎、皮肤病等方面,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微卡的用法用量:

初治结核病疗程6个月,2周注射一次,共12针;

耐药及难治结核病患者疗程为9-12个月,共18-24针;

潜在性结核感染高危人群共用药3至6针;


微卡的安全性:

微卡已临床应用300多万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0.1%。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低热、注射部位红肿硬结,均为一过性反应,可自然恢复。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P1020617.JPG
P1020618.JPG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和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材料,该产品哪生产的啊 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00: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