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pi 于 2010-6-19 21:08 编辑
今年对虾病害之严重有可能创历史之最。对今年的对虾病害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种苗说、新病毒说、水质说、藻中毒说、底质说、天气说、弧菌说、养殖技术说等等,众说纷纭。各种因素好象都列完了,还是说不清,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是没有统一的说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似乎已经走入死胡同。其实,如果能综合各方信息加以认真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对虾养殖并非无路可走。
首先,让我们检查一下今年的对虾养殖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种苗。今年春节后就出现种苗紧张的情况,原因不是种苗需求量的大增,而是幼体的孵化率低下并难以育出大量健康的虾苗来!幼体的孵化率低下的原因多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的幼体必然会影响到培苗成功率,至于培苗过程中各显神通的培苗手段的选择就要看各苗场负责人了,即使是大的品牌公司也不能排除短视行为的存在(今年的一代苗长势差应是最好的证明)。在利益的驱动下,种虾也过早被大量早期投入。这就更加造成了恶性循环,先天不足的问题被人为地延续,致使后期(清明后)的虾苗的品质也同样难以保障。从虾苗的质量和放养后发病日期大大提前来看,虾苗的抗病力低下无可置疑。
(二)、气候。清明后的寒潮和气温水温较长一段时间升不起来无疑也给早造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对虾的摄食和生长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动。五月份以来南方连续的暴雨和阴雨天气使水温长期徘徊在对虾病毒繁殖高峰的25度,也给对虾养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发病特点。今年的对虾病害的种类较多,但主要病症除了常见的红体、白斑、弧菌等症外,最多见的是不明病因的无征兆偷死现象严重。病虾很少出现体色变红后,缓慢游动的现象,大都是以偷死形式出现,而且死亡迅速。发病时间涉及各个时间段,以15至45天发病居多,有不少还在放苗一星期左右就出现大量死亡。甚至于种苗商还未售出苗时就死亡也远多于往年。但无论发生那种病害都有一个共同点——肝胰脏病变!病虾的肝胰脏要么肿大,无明显肿大或缩小的则颜色变浅偏黄且肝胰脏界线不清。另外,还有一个怪异的特点就是早期长得快的先出事!
(四)、水变说。养鱼先养水,虾比鱼的养殖条件更为严格,水无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而水变又可以有多种说法:水变清、水溶氧不够、PH过高过低、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水变浊、水中有毒藻类过多等等,任何一种都可成为水变的理由。因此种苗老板也最喜欢把水变挂在嘴边,现实天气多变摆在那,水变随时可能发生,养殖户还真无法说得清楚。
我在这里先开个头,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都来关心这个敏感而又迫切的问题,据闻政府与业主管部门或者科研单位全部保持沉默,希望大家共同来关心这个问题,从各对虾养殖的各个不同环节来找出对虾病害症结所在,提出有益的解决办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