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59|回复: 14

草鱼肝胆综合症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6 1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草鱼得了肝胆综合症,部分吃食的鱼也出现胆肿大。草鱼肝胆综合症该怎么办?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1.保持水质的清爽。 2.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率,可以投喂些青草 3.增加饲料的多维多矿含量 4.就是服用保肝药物 最后想知道楼主是湖南哪里的?用的是哪个公司的饲料?我们可以私下里聊  发表于 2010-6-19 10:38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韦文志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6-16 14: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是否有不合格原料,药物的添加是否准确。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08: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的是通威饲料,有人说肝胆综合症是没办法治的,真的吗?死亡率怎么样?所以说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能够清晰的解释一下这个名词:肝胆综合症,以及解释一下这个病的病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述鱼类肝胆综合症.doc (29 KB, 下载次数: 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0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币不足哟!想帮忙的话请发:wjj261@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08: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述鱼类肝胆综合症
简述鱼类肝胆综合症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见的肝胆综合征,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流行情况、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一、        发病原因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二、疾病特征
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诊断时,应在检查鱼体表及鳃、眼等病变外,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
三、流行情况
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特别是池塘养殖较为普遍的浙江和江苏,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草鱼、鲤、鲫、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其中以草鱼和鲫鱼最为突出。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以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为特症的鱼病,如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四、疾病诊断
诊断应以解剖发现肝胆病变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涂片镜检结果及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而定。要点如下:
1、肝肿胀、质地变脆、轻触易碎;有点状出血或块状出血,或瘀血;胆囊肿大或萎缩;胆汁颜色深绿或墨绿。
2、组织及腹水进行涂片、镜检可见密度大,活力强的无数点状细菌在视野内晃动。
3、抗应激力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捕捞后及运输过程,一经反抗挣扎,身体充血发红,死亡不断。
4、放养密度过大,鱼群生长速度过快;病鱼鳍和体表某些部位发白或溃烂,食欲减退。
5、长期低剂量用药或大剂量(一般可达常规最高用量的2-4倍)使用外用消毒药杀虫、内服抗菌药等。
五、防治方法
1、科学投喂
对肝病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培育良好的水质,选用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适合所养殖鱼类的饲料,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如果饲料原料脂肪发生变性,其中具毒性很大的醛类物质,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若饲料受潮发霉,其产生的黄曲霉素、亚硝基物,对肝脏有很大损害。试验证明,投喂含黄曲霉0.008---0.012mg/kg的饲料时,经8-12日,鱼肝脏发病率可达80%-100%。当水中氨氮浓度含量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泄,蓄积于血液之中,也易引起鱼类肝胆疾病的发生。
2、正确用药
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喹乙醇、四环素族抗生素等,要做到合理用药,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鱼药,如溴氯菊酯、敌敌畏、敌百虫、硫酸铜、敌杀死、快育灵等,更不能用国家禁用鱼药或以农药代替鱼药施放于水体中。
在治疗肝病时要尽量弄清病原,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既要对症治疗,又要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时以内服为主,外消与内服结合,同时加强饲养与管理。
a.        内服药物选择疗效显著的新型制剂,如"肝血宁"等拌料饲喂。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强肝利胆,药性平稳,可止血化瘀、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应激反应。使用按说明实施。也可用“肝肠宝”或“肝肠散”,或选用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也有一定疗效。
b.        内服吡哌酸或沙拉氟沙星(Sarafloxacin),对于杀灭内脏病原细菌有较好疗效,当然常见氟苯尼考或氟哌酸等抗菌药物,也可以,但要求注意其耐药性。
c.        其他药物:古朗散(CURON SAN),利肝素(水飞蓟素)、阿卡明及芦葫素等,对于保肝、强肝、抑制肝纤维素增生,恢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较好疗效。
  d.水体消灭灭菌,选用价格适中,疗效较好,无副作用的一元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同时按说明施用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效果更佳。在购药条件不便的地方,选用二氧化氯制剂、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二溴海因等消毒药进行水体消毒灭菌。同时及时调节水体水质。排除部分底层老水,灌注新水并确保水体溶氧,以利病鱼及时得以康复。
e.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组成方剂防治肝病,以下处方可以参考使用:当归、白芍、丹参、郁金、柴胡、黄芪、党参、山药、生地、泽泻、板蓝根、山楂、甘草等,该方剂具有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作用。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肝胆综合症使用维生素的意义有二:一是补充维生素的不足,发生肝病时,由于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加之肝脏受损,一些能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状态;二是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如维生素B12及其他B族维生素,促进鱼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利于肝细胞的再生。维生素C可促进肝糖元的形成,增强毛细血管弹性,提高免疫能力与抗应激反应能力。维生素K为合成凝血酶原原料,凝血酶原为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物质。补充维生素K,利于肝脏出血止血。同时,添加适量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肌醇等可以促进鱼肝脏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发生,利于肝功能的全面恢复。
另外,在饲料配伍中常规添加鱼用应激宁,该药具有疏肝理气、排毒抗出血等功效,每吨饲料中添加鱼用应激宁200 g,可防止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生。也可将动物肝脏煮熟,研磨成粉投喂,因为牛、猪等动物的肝脏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保护肝脏的因子,有助于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解毒和蛋白质的合成,能改善鱼体症状,增加食欲。
总之,根据不同病因、症状及病理变化,选择使用。能够联合使用时,实行综合治理,其疗效将更为显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09: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肝胆综合症
  随着养殖的发展,近年来鱼类的肝胆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危害养殖对象的病害之一。说起肝胆综合症,养殖户朋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饲料问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养鱼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肝胆综合症,不用饲料的养殖对象或是天然生活的鱼类都很少有肝病。但以前鱼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上市,现.在,养殖周期只有3-6个月,长的也就一年。以前相当于是吃素的,现在都改荤了,跟人一样,吃得太好了反而容易出问题。水产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周期,现在人为投料极大地加快了其生长的节律,生长过快了,身体机能跟不上,特别是肝胆不能承受繁重的营养负担,肝胆就会罢工,问题自然就出来了。所以,说肝胆问题是饲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要获得最大的生长速度与鱼类的.健康间就产生了矛盾。要保证养殖对象不出问题只有给它提供的饲料营养低一点,投料减少一点,但这样生长又会受到影响。有的养殖户朋友巴不得鱼儿长得快一点,大多都是超量投喂,有的甚至达到了7%、8%,如果这样不出问题,就真的有点不正常。
   肝的功能主要是代谢和解毒。所以,水生动物生长的各种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诱发其病变。究其原因有:⑴、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由于养殖经济效益好,为了提高产量,盲目地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了水体环境的压力,提高了肝胆病的发病率。⑵、不科学的药物使用:由于众多原因导致养殖过程中疾病增多,而目前在鱼病防治上仍以化学药品为主。是药三分毒,鱼体吸收的药物大多都要经过肝脏的解毒代谢后才能排除体外。但肝脏的解毒功能有限大量防病药物的频繁、超量使用,特别是敌百虫、硫酸铜和有强刺激的药物,造成药源性的肝损伤;⑶、种质退化:养殖都有一个趋势,一个种类刚开始养殖的几年,虽然研究不深入,饲料营养不平衡,病害相对较少,也很少出现肝胆问题。但越到后面,技术相对成熟了,问题反而越来越多,叉尾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无疑是种质退化,鱼体抗病力降低;⑷、饲料的选择不当或过
量投喂高性能的配合饲料: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而盲目选择便宜的劣质饲料,很有可能会导致鱼体维生素缺乏、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高性能饲料的过量投喂、投喂变质饲料等都会诱发肝胆发生病变;⑸、环境的变化:养殖对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限,如果环境剧烈变化或变化频繁,都会导致其发病。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暴雨或水体涨落幅度过大网箱鱼容易发病的原因.
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注意:
外用药:发生此病时鱼类的体质很弱,因此建议不要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药物最好用一元二氧化氯或二氧化氯制剂。内服药:此病发生时鱼类的肠道内壁虽然严重充血,但它不同于普通的细菌性肠炎,因此建议不要使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这类的抗生素制剂,最好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如三黄粉等,同时用维生素拌饵内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1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水质搞清淡些,少喂点料。
通威料的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呀。不过要注意选择草鱼专用料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6: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肝胆综合症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现好转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7 13: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