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41|回复: 10

转基因?澄清大豆产业认识五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6 10: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进口转基因大豆年年突破历史纪录,似是而非的观点出来很多,业界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看法始终不一致。以下就一些观点,提出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误区一、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进口大豆就是进口土地

  本人做了一个粗略概算,自1995年中国开始进口大豆到现今,进口大豆最少要花费6千多亿元人民币,这些钱没有买到国外一寸土地,相反,国外的土地成了跨国资本的摇钱树。与原油不同,大豆是可再生资源,其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过量进口大豆挤占了中国本土企业和农民在国内、国际市场商品份额,过量进口大豆不是进口土地而是使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市场、丢掉发展空间;过量进口大豆压制了中国大豆种植、加工、贸易、流通、信息、科研、金融水平提升。

  说到土地资源有限,中国是一个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民依托于土地生产的产品维持低效益、被冲击的环境,种地没有打工赚钱,在南方土地撂荒的现象有没有?

  误区二、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是刚性的

  首先,退一步说,中国对大豆需求是刚性的,但是国人对“转基因”的大豆需求并不刚性!我们花那么多钱,为什么一定要进口转基因的?即便有关部门给予转基因产品发放证书,但是企业在获取利润的时候,应该承担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国际企业都是“以人为本”,本着为国人负责的理念,花钱买没有转基因的大豆难吗?

  在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使馆的客人与协会座谈时,本人亲自问过种植转基因大豆和不是转基因的大豆的成本区别,当时美国客人言称没有多大区别,成本差不多。因为转基因的种子价格高,非转基因的人工成本高。既然成本差异不大,进口不是转基因的大豆有什么不可以的?

  其次,刚性需求在豆粕不在豆油。大豆产品17%左右是油脂,将近80%是豆粕。豆粕是饲料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我们吃的家禽,多数都是含转基因豆粕饲料喂出来的。

  数据显示,国内油脂人均消费水平与日本相差不远,从我国8亿农民的人口结构和消费水平分析,油脂消费短期达到并超过日本有难度,需求应该在豆粕上。通过查询资料,国内在改革开放前,豆粕并不是饲料的主要原料,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外专家的教育引导下,豆粕成为饲料主要原料,沿海饲料厂不断建设并形成刚性需求。我想只要有合适的豆粕蛋白替代品,大豆的刚性需求完全可以弱化。

  再次,黑龙江大豆受种植生产规模小、混种、轮作等因素限制,单产徘徊在每亩200市斤左右水平,与进口大豆每亩370市斤比差距很大。但我省垦区单产基本在每亩360市斤,居于国际水平。只要措施得当,不但黑龙江大豆产量可大幅度提升,国内大豆产量也会有突破,只要给国产大豆一定发展空间,是否需要进口那么多大豆值得商榷。

 误区三、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国产大豆应走食品豆方向

  转基因技术确实代表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尖端领域,这个中国必须有。但是,沿海油厂和粮商用迄今为止2亿多吨的进口量,6千多亿人民币的资金采购来实现国外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来推动国外转基因技术研究发展,拉大中国与国际基因技术水平差距,并且由多数国人消费、买单、当实验品,着实不该!

  通过咨询我省大豆专家得出,省内高油品种很多,不比进口大豆差,制约龙江大豆出油率原因是混种混收和作业水平,由于我省内资企业基本是阶段性开工,难以引导农户专品种种植。追根溯源,过量进口压制了自主产业水平提升。

  我国拥有13亿人口,3.5亿家庭,而美国人口还没有达到3.5亿,油脂市场需求巨大。放弃这么庞大市场,依赖与别人、受制于国外,“铁矿石、原油”就是前车之鉴。

  误区四、大豆协会给政府施加压力抵制外资

  无可否认,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协会不可能也不会抵制外资。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咱们一直牢记。

  小平同志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协会一直秉承这个精神,“不管内资、外资、侨资,哪怕是火星来的资金,只要能够带动中国大豆产业良性发展,就是好资本”,咱们都支持。是否带动中国大豆产业良性发展,是否起到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因素作用,业界自有公论。最起码请这些企业进口非转基因的大豆,让咱们消费者先放心,让中国也有条件搞基因技术,可以吧?

  误区五、大豆没有问题,大豆协会和记者瞎炒作

  记者秉承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揭示问题、辩析真伪,传扬社会公心,怎么成了瞎炒作?

  通过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与协会的共同反馈,国家花费数百亿财政资金,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临时储备大豆收购等一系列惠农、扶企政策,08年的政策不但遏止了国内大豆价格下跌幅度也缩短了受国际市场冲击的时间周期,农户和企业都称赞国家政策好,而且,政策受益的不仅是农户和企业,多年没有收购业务的粮库,也因为参与收储工作有了效益。依我看,有压力的根本就不是政府,说协会给政府施加压力的,不知道代表谁。

  回想2004年南方沿海油厂在国际大豆价格暴跌后多数亏损,面临困境时,假如有协会出面呼吁,结果会怎么样?还会被控股兼并吗?2008年在国际市场冲击时,如果没有媒体呼吁,有大量积压库存的企业能挺住吗?会不会出现2004年的后果?

(来源: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www.zhongdazh.com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6-6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豆市场受这么多误区引导,怎么会好得了?另外让人担心的就是玉米市场了

liheibao 于 2010-6-6 10:30 补充以下内容

大豆市场受这么多误区引导,怎么会好得了?另外让人担心的就是玉米市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liheibao


    玉米行情现在也不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1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大豆比进口的贵,企业是要求利润的!

点评

对,利润是企业的核心嘛  发表于 2010-6-6 1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1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刚还听说有个私人企业已经进口了一批美国玉米,看到时候是否准予卸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默默嗪


    不知道,海关好弄不好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15: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美国人是不是也吃转基因大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16: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天去问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行情现在也不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2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ongdazh


   楼主高见 拜读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 19: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