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干瑞洪黄鳝养殖概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
作者:赵宇江
瑞洪黄鳝养殖区概况
瑞洪镇,隶属于江西省余干县,环靠鄱阳湖,西临南昌。独特的地理与资源优势,使瑞洪成为上饶,乃至江西特种养殖的一面旗帜。
瑞洪黄鳝养殖区主要包括西岗、康山、罗溪及镇效的养殖基地。整个养殖区网箱约2万口,产量约600t,产值可达到3000万元。随着近年来黄鳝价格的走高,养殖技术的逐步成熟,黄鳝养殖面积逐年扩大。
养殖模式
1.网箱布置:黄鳝养殖所用网箱面积多为6-12 m2,网箱吃水深度0.5-0.7m,网箱上沿距水面0.5m以上(以防黄鳝逃逸),网底距池塘底部在0.3m以上(以利水体交换)。每口池塘中,网箱设置高度随水位变化而变化,网箱成排布置于池塘中,排与排(或说排距或行距)之间的距离约1m,箱与箱(箱距)相连,间距很小。池塘中网箱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60%以下,以防水质恶化。
养殖黄鳝要在网箱中种植水草。水草既是黄鳝栖息的场所,夏季也能使黄鳝防暑降温,可促进黄鳝的生长;同时,水草也能净化水质,其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瑞洪地区水草种植主要以水花生、水葫芦为主,也有种植油草。水花生的优点在于,便于直接做食台,缺点则是在养殖前期和后期保温效果较差;水葫芦的优点在于保温效果好,生长迅速,其根在水中,可以利用水中大量的营养盐,缺点在于生长过快,经常养殖后期死亡迅速,造成水体恶化,且需要另做食台。考虑后期水葫芦引起的水质问题较为严重,笔者建议用水花生作为网箱内的水草。同时,注意网箱水草覆盖面积最好控制在网箱面积的70%-80%,以利于水体中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
2.苗种来源及放养:瑞洪市场黄鳝苗种主要由本地苗和安徽苗构成。本地苗数量有限,收购成本高(2009年16-18元/500g),入箱后开口早,成活率高;安徽苗是主要苗种来源,收购成本较低(2009年10-15元/500g),但由于经过长途运输,体质较差,入箱后开口慢。
黄鳝苗种的放养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到7月,最好选在天气晴好,气温稳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放养密度1-1.5kg/m2,苗种规格以30-50g/尾较好。
入箱时,应选择体表无伤,无出血的鳝苗。同时,由于黄鳝有互相残食的现象,同一网箱内放养鳝苗的规格应基本一致。
3.饵料投喂:瑞洪市场饵料鱼(鄱阳湖野杂鱼)资源丰富,故目前黄鳝养殖过程中以饵料鱼为主,仅少量添加配合饲料,同时添加黄鳝多维。
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放苗时间的选择:放苗时,应选择在气温稳定,昼夜温差较小,且放苗3d后未出现异常天气的时间段进行,同时水温要保持在25℃为佳。这样可以减少黄鳝入箱后的应激反应,保证尽早开口。
2.水质恶化问题:黄鳝养殖后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质恶化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1)网箱的多数网目被粪便、残饵、杂草等杂质堵塞,造成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不畅;2)养殖后期黄鳝的投喂率较高,加之饵料蛋白含量高,常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3)后期老化的水草进入水体腐烂后引起水质发黑;4)很多池塘在年初没有进行清淤,淤泥越来越厚。
3.出血病和代谢障碍疾病增多:2009年9月底,瑞洪市场黄鳝开始出现出血病和代谢障碍疾病。出血病表现在体表、头部和口腔出血。建议定期采用黄鳝达克菌进行预防,每月两个疗程,同时注意水质调节;发病网箱,用沐菌消Ⅱ型进行消毒,同时内服黄鳝达克菌,以预防未发病网箱鳝?鱼发病。由于,网箱养鳝,密度高,水质恶化快,投喂量大,故到养殖后期,代谢障碍疾病频发。主要表现在肝脏颜色变黄,有斑状血块,同时伴有大头、出血等并发症。建议密切关注池塘水质状况,同时在前期的饵料中添加应激宁Ⅲ型进行预防。由于网箱内黄鳝发病后,将不再摄食,故黄鳝的养殖需遵循“定期预防,定期调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