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7|回复: 1

关于蓝耳病的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1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㈠IgG
    IgG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Ig,是血清中的主要抗体成分,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75%~80%,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150KD。IgG有四个亚类:IgG1、IgG2、IgG3、IgG4(表3-2人IgG各亚类的生物特性比较)。
    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半衰期约23天,是所有Ig中半衰期最长的,所以临床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以相隔2~3周注射一次为宜。IgG在体内含量高,分布广,比其他Ig更宜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液中,包括脑脊液在内的所有组织和体液中都存在IgG,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作用。在人类,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胎盘内IgG含量远比血清浓度高,对新生儿抵抗感染起重要作用。机体合成IgG的年龄迟于IgM,个体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IgG。此外IgG还具有ADCC和结合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用。由于IgG 具有上述特点,因而在机体免疫防御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IgG类抗体,但不少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以及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大都也是IgG类。
㈡IgM
    IgM 是初次免疫应答早期阶段中产生的主要Ig,其分子量最大(约900KD),是由五个单体和一个J链组成的五聚体,呈花环状,所以又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 )。IgM 的产生部位主要在脾脏和淋巴结中,主要分布在血流中,占血清总Ig的5%~10%。
  在生物进化中,IgM是出现最早的Ig。在人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是B细胞膜表面Ig、还是经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到血清中的Ig,IgM都是出现最早的Ig。在胚胎发育晚期,胎儿就开始具有产生IgM的能力,但是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脐血中如出现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IgM,则表明胚胎期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即宫内感染。由于IgM在免疫应答早期产生,加上结合补体和活化补体后可通过补体活化片段发挥调理吞噬的作用的能力均较IgG强,因此IgM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御中占有重要地位。IgM的半衰期短,仅5.1天,而且在感染的早期即已产生,所以检查个体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天然的血型抗体属IgM,所以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将引起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反应。
  膜表面IgM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一种主要受体。成熟的B细胞表面可同时存在SmIgM和SmIgD,当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为记忆B细胞时,SmIgM逐渐消失而被其他类型的SmIg所代替。B细胞膜表面的SmIgM参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调控。
㈢IgA
    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占血清抗体总量的10%~20%,以单体为主,分子量170KD,有IgA1和IgA2两个亚类。分泌型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的,在浆细胞内由J链连接成双聚体后分泌出细胞,当双聚体的IgA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向外分泌时,与上皮细胞合成的分泌片结合形成完整的SIgA,释放到分泌液中,分布于粘膜表面。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胃肠液、尿液、汗液和鼻、支气管的分泌液中,其不易被蛋白酶所破坏,故可通过阻抑微生物和抗原物质粘附、调理吞噬、溶菌、中和毒素和病毒等作用,在粘膜局部发挥重要的抗感染和抗过敏作用。若SIgA合成低下或障碍,则易发生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和过敏反应。
    IgA不能通过胎盘,出生后4~6个月血中才出现IgA。新生儿可从母乳中获得SIgA防止胃肠道感染。
㈣IgE
    IgE分子量为190KD,血清中含量极少,仅占血清总Ig的0.00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合成较晚。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是变应原进入机体的主要门户,也是许多超敏反应的好发场所。IgE不能通过胎盘,也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E为亲细胞抗体,其CH3、CH4极易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及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膜上的IgE-FcR结合。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已固定在上述细胞上的IgE结合时,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㈤IgD
    IgD在血清中含量仅占Ig总量的1%。IgD为单体,分子量175KD,血中半衰期为2.8天。IgD绞链区较长,极易被蛋白酶水解。IgD功能尚不甚清楚。
    IgD是B细胞的重要标志。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先出现SmIgM,然后出现SmIgD,它们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相同,都是B细胞的抗原受体,并在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中起调节作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穆然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27 19: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你新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00: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