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35|回复: 6

常用水产饲料原料质量的简易鉴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03: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今这个质量决定效益的社会,各大企业都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饲料企业也不例外,水产饲料的质量与其原料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企业在选择饲料原料时要特别慎重,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介绍一下常用水产饲料原料质量的简易鉴别,供广大饲料企业参考。
  

  1玉米

  

  1.1常见质量问题

  水分含量超标、感染黄曲霉毒素。

  1.2感官鉴别

  优质玉米应为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现黄色或白色,无发霉味、酸味、虫蛀和其它杂质,水分不应超过14%(贮藏时间较长的高水分含量的玉米易导致霉菌感染)。可采用看、尝、闻、捏、咬等方法,将玉米放于手上,水分高的籽粒粒形膨胀,整个籽粒光泽性强;从色泽看,黄玉米为淡黄色至金黄色,凹玉米色泽较浅;通过尝和闻可知正常玉米初粉碎时有生谷味,无酸味和霉味;最后通过对玉米粒的捻、压、捏感觉其软硬,判别玉米的水分含量,含水分少的玉米粒硬度较高,用指甲掐较费劲,握于手中有刺手感,脐部明显收缩凹陷,有皱纹,咬时发出清脆的声音,有震牙的感觉。

  1.3物理化学法鉴别

  取一定量的玉米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子,取筛下玉米24g105±2℃烘箱中烘3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烘干前后玉米质量的较少即为水分的含量。可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检验玉米是否受黄曲霉菌感染,受感染的玉米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一种蓝一绿一黄色荧光。

  

  2豆粕

  

  2.1常见质量问题

  生熟情况、是否掺假(石粉、细沙、碎玉米、麸皮、稻壳等)。

  2.2感官鉴别

  2.2.1形状色泽

  优质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或粉状,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均匀,而掺入石粉、玉米等颜色变淡,色差明显,结块多,有白色粉末状物。若豆壳太多,则品质较差。豆粕色泽发白多为尿素酶过高,色泽发红则尿素酶偏低。淡黄色豆粕是因为加热不足,暗褐色豆粕是因过度加热所至,品质均较差。

  2.2.2味道

  优质豆粕具有烤豆香味,无腐败、发霉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新生产的豆粕有豆腥味)。而掺入杂物的豆粕梢有豆香味,掺杂量大则无豆香味。加热严重过度时有焦糊味,加热不足含在口中则有生大豆的腥味。

  2.2.3手抓法

  安全水分含量的豆粕手抓时散落性好,水分过高则手感发滞。

  2.2.4容重法

  纯豆粕容积重一般为594610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2.2.5粉碎法

  粉碎时掺假豆粕粉尘较大,装入瓶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纯豆粕无此现象。

  2.3 物理化学方法鉴别

  2.3.1水溶法

  将少量豆粕在容器中加水搅拌,静置后如水变浑浊,说明掺有泥土、砂石。

  2.3.2镜检法

  显微镜下,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有被针刺的印记。玉米粒皮层光滑,半透明,带有似指甲纹,另外,玉米粒的纹路和颜色也比豆粕深,呈桔红色。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棉丝。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灰白。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

  2.3.3生熟豆粕鉴别

  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尿素0.1g、豆粕0.1g、蒸馏水100ml,加塞于45℃水中温热1h,取红色石蕊试纸浸人此溶液,如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豆粕较生。

  2.3.4碘化钾法

  取豆粕样品少量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搅拌后加入碘化钾23滴,若掺玉米则出现蓝色或蓝褐色,变色物越多,则掺假越多。

  

  3鱼粉

  

  3.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血粉、稻壳粉、羽毛粉、棉粕、菜粕、锯末、尿素、贝壳粉、泥沙等)、焦化、脂肪氧化、发热现象等。

  

  3.2感官鉴别

  3.2.1形状色泽

  优质鱼粉色泽均匀,呈淡黄色或黄褐色粉状,有大量疏松的鱼纤维及少量的鱼刺、鱼鳞、鱼眼等成分。劣质鱼粉呈黑褐色,颗粒细度不匀,甚至可见结晶颗粒,掺入尿素、氯化铵或其他含氮盐类的鱼粉可看到有白色发亮的小颗粒,如发现有棕黑色微粒,则可能是棉籽壳。

  3.2.2气味和手感

  优质鱼粉有烤鱼香味或鱼腥味,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无霉变,无刺激性气味,含盐量在2%左右,如果含盐量过高有苦咸味。腐败的鱼粉有腥臭味或氨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均匀度差,手捻有砂粒感或油腻感。

  3.3 物理化学法鉴别

  3.3.1气味法

  将鱼粉用适量水溶解加热,20分钟如闻到氨气味,说明掺有尿素。将鱼粉用电炉灼烧,如有干炒谷物香味或焦糊味,则掺有植物籽实。如发出烧毛发气味,则为纯鱼粉或掺有动物性物质。

  3.3.2水浸法

  取少量鱼粉和10倍体积的水于烧杯中,搅拌后静置,优质鱼粉无漂浮物和沉淀物,水较透明;如鱼粉掺假,则漂浮物为羽毛物、麦麸、稻壳等,沉淀物为砂石。

  3.3.3镜检法

  显微镜下,优质鱼粉可见大量的鱼肌肉束(块),少量的玉白色鱼骨和薄而透明的鳞片、小球状鱼眼球;稻壳呈较规则长方形块状,表面有金黄色亮点;棉籽饼为厚实、多层的棉籽壳小块,表面有短绒毛;菜籽饼颜色较深,表面无绒毛,壳薄而扁平;羽毛粉呈浅黄或暗褐色半透明碎块,边缘弧形;血粉为红色不透明块状或鲜红的小球状。

  3.3.4盐酸法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鱼粉,滴加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有大量气泡产生并发出吱吱声,则说明掺有石灰石粉、贝壳粉等。

  

  4骨粉

  

  4.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贝壳粉、石粉、细沙等)、生熟及是否脱胶。

  4.2感官鉴别

  纯正骨粉呈黄褐色至灰白色,颗粒呈蜂窝状,掺假骨粉为土黄色,一般粉碎较细,蜂窝状颗粒少;假骨粉为灰白色,以石粉、贝壳粉为主,无蜂窝状颗粒。

  4.3物理化学法鉴别

  4.3.1水浸法

  真骨粉颗粒在水中浸泡不溶解,而假骨粉颗粒能水化成粉状,静置后又很快沉淀;蒸骨粉和生骨粉的细粉可漂浮于清水表面,搅拌也不下沉;而脱胶骨粉的漂浮物很少。

4.3.2饱和盐水法
  真骨粉可漂浮于盐水表面,而假骨粉不能在盐水表面漂浮,沉入水底。

  4.3.3稀盐酸法

  将骨粉放人稀盐酸溶液中,真骨粉会发出短时间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产生气泡,最后全部溶解变浑浊;脱胶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的有机物;蒸骨粉和生骨粉漂浮物较多,假骨粉则无以上化学现象。

  4.3.4火烧

  将少量骨粉放人小勺内,在火焰上灼烧,真骨粉先产生蒸气,然后产生刺鼻的烧毛气味。掺假骨粉产生的蒸气和气味相对少,假骨粉则无蒸气和气味产生,未脱胶的变质骨粉有异常刺鼻味;脱胶骨粉的骨灰呈灰黑色,蒸骨粉和生骨粉的骨灰呈黑色。

  5蛋氨酸

  5.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淀粉、葡萄糖粉、石粉、骨粉等)。

  5.2感官鉴别

  纯蛋氨酸为纯白或微带黄色的结晶微粒,有的呈长棱形,具有反光性,有甜味,手感滑腻,无粗糙感;假蛋氨酸多呈粉末状,颜色多为纯白或浅白色,正常光线下没有反射光或只有零星反射光,有腥臭味,近闻刺鼻,手感粗糙,不滑腻。

  5.3物理化学鉴别

  5.3.1灼烧法

  取5蛋氨酸于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再放入500℃马福炉中灼烧2小时,纯蛋氨酸残渣在1.5%以下,假蛋氨酸则在98%以上。

  5.3.2溶解法

  取1蛋氨酸加入50毫升水,如能全部溶解则为真;如溶液变浑浊或有沉淀则为假。向纯蛋氨酸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纯蛋氨酸完全溶解且溶液透明,而假蛋氨酸则不溶解,溶液上部浑浊,下部有白色沉淀。纯蛋氨酸0.5加入20ml饱和硫酸铜溶液,如果溶液呈黄色,则样品为真蛋氨酸,若溶液无色或呈其它颜色,则为假蛋氨酸。

  6磷酸氢钙

  6.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磷酸钙、过磷酸钙、磷矿粉、石粉、滑石粉、骨粉等)。

  6.2感官鉴别

  纯磷酸氢钙为白色粉末,颗粒细小,质地膨松,均匀,手抓感觉细腻。掺入石粉或磷矿石粉的磷酸氢钙,颜色呈浅橘红色或灰黑色,颗粒较粗,粗细不均匀,手握时可以感到有较大颗粒。

  6.3物理化学法鉴别

  纯磷酸氢钙加稀盐酸后全部溶解,溶液呈深黄色,清澈透明;掺有磷酸钙样品在稀盐酸中少部分溶解,溶液呈浅黄色;掺有过磷酸钙的样品在稀盐酸中呈土灰色,底部有部分不溶物;掺石粉的在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但要注意盐酸法生产的磷酸氢钙在选择碳酸钙作中和剂时,其产品中难免会残存少量碳酸钙,此产品加盐酸后也会冒泡,这时还需要测定其钙磷指标以确定其产品的优劣。磷矿粉和滑石粉不溶于稀盐酸,且滑石粉在溶液表面会浮有一层半透明的薄膜;掺骨粉的加稀盐酸后产生大量混浊的泡沫,溶液浑黄,底层有不溶物。

  7花生粕、菜籽粕、棉籽粕

  7.1常见质量问题:纯度、鲜度、水分含量、有毒物质的含量等自身质量问题。

  7.2鉴别方法:

  7.2.1花生粕

  正常花生粕呈黄褐色或浅褐色,有炒花生香味,细嚼成粘糊状,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劣质花生粕颜色变暗淡,香味减弱,发霉表面有毛发状物质,品尝有辣舌味道。

  7.2.2菜籽粕

  正常菜籽粕为黄褐色、红褐色、灰黑色碎片、碎粒或粗粉状,具有菜籽香味道,味苦,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一般是外观越红,蛋白含量越低。

  7.2.3棉子粕

  正常棉子粕呈淡褐色、深褐色或微黑色,粉状或小团,可见棉子,在显微镜下可见棉子外壳碎片上有半透明、白色有光泽的纤维。主要注意棉绒的含量,含量越多则品质越差。

  8麸皮

  8.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滑石粉、稻糠、尿素等)。

  8.2感官鉴别

  将手插人麸皮中抽出,如手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再用手抓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麸皮;而擦时手有涨的感觉,则掺有稻谷糠;如攥在手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有滑石粉。

  9玉米蛋白粉

  9.1常见质量问题

  掺假(淀粉、经染料染色的含氮化合物和劣质蛋白胨)

  9.2感官鉴别

  纯玉米蛋白粉为金黄色,手感流动性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掺假的产品色泽淡,气味不是典型的甜香味,有淀粉的细腻感。

  9.3物理化学法鉴别

  玉米蛋白粉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有氨味溢出,则其掺有无机氮化合物。加入稀盐酸溶液后变为浅红色,则掺有用染料染色的有机氮化合物或劣质蛋白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党军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27 07: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你的真是太好了,较这实用。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0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perfect!
先收藏,后精读!:)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7: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实用 值得学习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是总结的不错,值得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4: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maojinbao

liuzhifangxmr 于 2010-9-28 14:57 补充以下内容

是毛金宝吗,长江大学的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13: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3_96:}值得学习{:3_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09: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