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病因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和胆囊中,虫体似柳叶状虫体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到外界并进入水中,经一定时间后变为幼虫。幼虫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进一步发育,而后离开螺体附着在水草或漂浮于水面上,兔食入这种水草或饮水即被感染。幼虫从十二指肠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再经肝黏膜钻入肝脏,通过肝实质进入胆管发育为成虫。
( 2 )症状主要表现厌食、衰弱、贫血、消瘦,偶有发热和黄疸疾病严重时,额下、胸腹部皮下和眼睑出现水肿。
( 3 )防治①
不喂水草或沟、塘、河边的草;②
驱虫,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 毫克,1 次口服,2 天后再服1 次;③
治疗,硝氯酚每千克体重5 毫克内服,3 天后再服1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