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病因是兔疥螨寄生于皮肤的一种外寄生虫病。本病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迅速传遍全群,造成严重危害。
( 2 )症状螨寄生于头部、耳内、脚趾间及嘴、鼻、眼周围的少毛部位皮肤的真皮层,由于疥蜡在真皮层挖隧道,排出有毒代谢物质,刺激末梢神经,而使兔奇痒难忍,患兔在兔笼锐边摩擦止痒,趾抓嘴啃,以致皮肤被抓伤咬破,继发炎症,形成水疙和溃疡。溃疡面流出混有血液的炎症渗出液,干涸后结成硬痂,使患部皮肤变厚、龟裂。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毛脱落,形成很厚的糖麸样结痴面。结痂严重时,使患兔嘴唇变厚而发硬、阻塞鼻孔,影响采食和呼吸,患兔由于奇痒而无法安静,逐渐消瘦和虚弱,最后死亡。
( 3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早期控制。不从有病的兔场引种;新引进的兔子一律药物预防,即配制1%-2%的敌百虫水溶液,每只耳朵滴注3-5 滴,使耳朵周壁都沾上药液。兔子的四肢下部浸入药液半分钟,取出后甩一下即可。健康兔群每年1-2 次,曾经发病的兔场每年不少于3 次。连续2-3 年即可控制本病。保持兔舍干燥卫生,定期消毒(火焰或1 %的敌百虫消毒效果较好)。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
( 4 )治疗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如2 另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滴患处,每隔7 天1次,直至痊愈;伊维菌素(商品名为灭虫丁、虫克星等),按说明肌肉注射或口服,效果良好,是治疗严重病兔的理想药物;杀虫眯,配成0.15 %的水溶液药浴或喷洒患部;辛硫磷,配成0.1 %的水溶液,涂擦患部;蝇毒磷(16 %的蝇毒磷乳油加70 倍水)药液涂擦患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