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 %-70 %的健康家兔的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带有这种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时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 1 )病因气温突然变化,忽高忽低;兔舍空气污浊、潮湿,通风不良;兔群拥挤,长途运输;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其他疾病或任何应激,均可导致家兔的抗病力下降,病菌大量繁殖并毒力增强,引起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 2 )症状巴氏杆菌病的病状和病变表现为多种多样,病菌散布全身的,器官组织出血、血液败坏,曾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病;病菌限于局部的,因所在部位不同有不同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鼻炎型患兔鼻腔里流出鼻液,起初呈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黏液性以至脓性。患兔常打喷嚏、咳嗽,用前爪挠抓鼻孔。时间较长时,鼻液变得更加浓稠,形成结痂,堵塞鼻孔,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患兔经常挠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引起结膜炎和皮下脓肿等。鼻炎型的病程较长,数月乃至1 年以上。其传染性强,对兔群的威胁较大。同时,由于病情容易恶化,可诱发其他病型而死亡。
②肺炎型常由鼻炎型继发转化而来。最初表现厌食和沉郁,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时出现腹泻和关节炎。有的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程拖延1-2 周。病变可波及肺的任何部位,眼观有实变(肝变)、肺气肿、脓肿和小的灰色结节性病灶,肺实质可见出血,胸膜表面覆盖纤维素。
③败血症该型可由其他病型继发,也可单独发生,与鼻炎、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急迫,体温升高至41 ℃
以上,鼻腔流出分泌物,有时伴有腹泻。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 小时死亡,稍长的3-5 天,最急性病例常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病理变化可见,病程短的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病程长者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并有较多血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肝脏变性,有较多坏死灶;脾脏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胸、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有些病例肺有脓肿,胸腔、腹腔、肋膜及肺的表面有纤维素附着。
④中耳炎型又称歪头疯、斜颈病,是病菌由中耳扩散至内耳和脑部的结果。严重病例向着头倾斜的方向翻滚,直至被物体阻挡为止。患兔饮食困难,体重减轻,但短期内很少死亡。病理变化可见,在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白色奶油状渗出物;感染扩散到脑时,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
( 3 )防治
①淘汰症状明显的病兔。对无症状健康兔注射菌苗进行预防,以增强兔体免疫力。
②药物治疗。本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可用氯霉素、红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 万一15 万单位,每日2 次。
③消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本身的抵抗力较脆弱,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可将其杀灭,如1 %石炭酸溶液、0.1%福尔马林溶液、5 %氨水等。平时可用药物拌入饲料中喂兔预防,如喹乙醇,每100 千克饲料加10-30 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