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址选择
工厂化兔场场址的选择标准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地形、地势、土质、水源、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1 .地势
兔场应选在地势高、有适当坡度、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的场地不利于家兔体热调节,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适合寄生虫(如蜡虫、球虫等)的生存。为便于排水,兔场地面要平坦或稍有坡度(以1 %-3 %为宜)。
2 .地形
地形要开阔、整齐、紧凑,不宜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以便缩短道路和管线长度,提高场地的有效利用,节约资金和便于管理.可利用天然地形、地物(如林带、山岭、河川等)作为天然屏障和场界。
3 .土质
理想的土质为砂壤土,其兼具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透气透水性好,雨后不会泥泞,易于保持适当的干燥。其导热性差,土壤温度稳定,既利于兔子的健康,又利于兔舍的建造和延长使用寿命。
4 .水源
一般兔场的需水量比较大,除了人和兔的直接饮用外,粪便的冲刷、笼具的消毒、用具和衣服的洗刷等需用的水更多,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源。同时,水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家兔和人员的健康。因此,应将水源作为一条重要因素去考虑。总的要求是水量足,不含过多的杂质、细菌和寄生虫,不含腐败有毒物质,矿物质含量不应过多或不足,还要便于保护和取用。最理想的水为地下水。
5 .交通
大型兔场建成投产后,物流量比较大,如草料等物资的运进,兔产品和粪肥的运出等,对外联系也比一般兔场多,若交通不便则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困难,甚至会增加兔场的开支。因此工厂化养兔要求一定要交通方便。
6 .环境
兔场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居民区、交通、电力和其他养殖场等。家兔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害气体及排泄物会对大气和地下水产生污染,因此兔场不宜建在人烟密集的繁华地带,而应选择相对隔离的偏僻地方,有天然屏障(如河塘、山坡等)作隔离则更好。大型兔场应建在居民区之外500 米以上,处于居民区的下风头,地势低于居民区。但应避开生活污水的排放口,远离造成污染的环境,如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造纸厂、牲口市场等,并处于它们的平行风向或上风头.兔子胆小怕惊,因此兔场应远离噪源,如铁路、石场、打靶场等释放噪声,特别是爆破声的场所。集约化兔场对电力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应靠近输电线路,同时应自备电源。但为了防疫,应距主要道路300 米以上(如设隔离墙或有天然屏障,距离可缩短一些),距一般道路100 米以上。
二、工厂化养兔场的总体布局
鲍大型兔场建筑物布局的要求是:兔场布局应从人和兔的保健角度出发,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合理安排不同区域的建筑物,特别是在地势和风向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大型兔场应是一个完善的建筑群。按其功能和特点不同,可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兽医隔离区和生活福利区等。
1 .生产区
生产区即养兔区,是兔场的主要建筑,包括种兔舍、繁殖舍、育成舍、育肥舍或幼兔舍等。生产区是兔场的核心部分,其排列方向应面对该地区的长年风向。为了防止生产区的气味影响生活区,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并列排列并处偏下风位置。优良种兔舍(即核心群)应置于环境最佳的位置,育肥舍和幼兔舍应靠近兔场一侧的出口处,以便于出售。生产区入口处以及各兔舍的门口处,应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喷雾消毒室、紫外灯消毒室等。生产区的运料路线与运粪路线不能交叉。
2 .生产辅助区
生产辅助区主要包括饲料加工车间、饲料库(原料库和成品库)、维修车间、尸体处理处、粪场、变电室、兽医诊断室、病兔隔离室、供水设施等,应单独成区,与生产区隔开,但为了缩短管线和道路长度,应与生产区保持较短的距离。由于饲料加工有粉尘污染,兽医诊断室、病兔隔离室经常接触病原体,因此,辅助区必须设在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的下风,以保证整个兔场的安全。
3 管理区
管理区是办公和接待来往人员的地方,通常由办公室、接待室、陈列室和培训教室组成。其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大门口,使对列交流更加方便,也减少对生产区的直接干扰。
4 .生活区
生活区主要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和文化娱乐场所。为了防疫应与生产区分开,并在两者入口连接处设置消毒设施。办公区应占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好的地段。至于各个区域内的具体布局,则本着利于生产和防疫、方便工作及管理的原则,合理安排。
三、兔舍的建设
1 .兔舍设计的要求
( 1 )兔舍设计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兔舍既是家兔的生活环境,又是饲养人员对家兔日常管理和操作的工作环境。兔舍设计不合理,一方面会加大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饲养人员的工作情绪,最终会影响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兔舍设计与建筑要便于饲养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操作。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例来说,假如将多层式兔笼设计得过高或层数过多,对饲养人员来说,顶层操作肯定比较困难,既费时间,又给日常观察兔群状况带来不方便,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 2 )应符合家兔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等的控制,有利于卫生防疫和便于管理。兔舍窗户的采光面积为地面面积的15 %,阳光的入射角度不低于25-30 度。兔舍门要求结实、保温、防兽害,门的大小以方便饲料车和清粪车的翻为宜。兔舍形式、结构、内部布置必须符合不同类型和不同用的家兔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要求,也必须与不同的地理条件相适应。
( 3 )兔舍的各部分建筑应符合建筑学的一般要求。比如,建筑材料,特别是兔笼材料要坚固耐用,防止被兔啃咬损坏;兔舍内要设置排水系统;排粪沟要有一定坡度,以便在打扫和用水潮时能将粪尿顺利排出舍外,通往蓄粪池,也便于尿液随时排幼外,降低舍内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舍顶下应设天花板,选用融性好的材料;地板要坚固致密,平坦不滑,抗机械能力强,耐储蚀,易清扫,保温防寒;生产中以水泥地面最多,要求地面高出舍外地平面20-30 厘米。
( 4 )家兔胆小怕惊,抗兽害能力差,怕热,怕潮湿。因此,在建筑上要有相应的防雨、防潮、防暑降温、防兽害及防严筹等措施.
( 5 )为了防疫和消毒,兔场兔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盘,并且要方便更换消毒液。
2 .兔舍的类型
( 1 )室内封闭式兔舍位于室内。兔舍上部有顶,四周有墙,前后有窗,是工厂化养殖最为广泛的一种兔舍类型。可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口
① 单列式兔笼列于兔舍内的北面,笼门朝南,兔笼与南墙之问为工作走道,兔笼与北墙之间为清粪道,南北墙距地面20 厘米处留对应的通风孔。这种兔舍优点是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缺点是兔舍利用率低。
② 双列式两列兔笼背靠背排列在兔舍中间,两列兔笼之间为清粪沟,靠近南北墙各一条工作走道。南北墙有采光通风窗,接近地面处留有通风孔。这种兔舍,室内温度易于控制,通风透光良好,但朝北的一列兔笼光照、保暖条件较差。由于空间利用率高,饲养密度大,在冬季门窗紧闭时有害气体浓度也较大。
( 2 )地下或半地下式利用地下温度较高而稳定、安静、噪声低、对兔无惊扰的特点,在地下建造兔舍。尤其适于高寒地区家兔的冬繁。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处建舍,管理中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持干燥。
( 3 )室外笼舍在室外修建的兔舍。由于建在室外,通风透光好,干燥卫生,家兔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室内饲养。但这种兔舍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温湿度难以控制。特别是遇到不良气候,管理很不方便。常分为室外单列式兔舍和室外双列式兔舍。
① 单列式兔舍兔笼正面朝南,兔舍采用砖混结构,为单坡式屋顶,前高后低,屋檐前长后短,屋顶采用水泥预制板或波形石棉瓦,兔笼后壁用砖砌成,并留有出粪口,承粪板为水泥预制板。为了适应露天条件,兔舍地基宜高些,兔舍前后最好要有树木遮阳。
② 室外双列式为两排兔笼面对面而列,两列兔笼的后壁就是兔舍的两面墙体,两列兔笼之间为工作走道,粪沟在兔舍的两面外侧,屋顶为双坡式(“人”字顶)或钟楼式。兔笼结构与室外单列式兔舍基本相同。与室外单列式兔舍相比,这种兔舍保暖性能较好,饲养人员可在室内操作,但缺少光照。
( 4 )塑料棚舍
在室外的笼舍上部架一塑料大棚。塑料膜为单层或双层,双层膜之间有缓冲层,保温效果好。这种兔舍适于寒冷地区或其他地区冬季繁殖。
四、兔笼的设计
1 .兔笼的设计要求
兔笼的设计应符合家兔的生物学特性,耐啃咬、耐腐蚀;结构合理,易清扫、易消毒、易维修、易更换,大小适中,可保持卫生;管理方便,劳动效率高;选材经济,质轻而坚固耐用。
2 .兔笼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兔笼是由笼体及附属设备组成。笼体由笼门、笼壁、笼底板和承粪板组成。
( 1 )笼门应安装于笼前,要求启闭方便,能防兽害、防啃咬。可用竹片、打眼铁皮、镀锌冷拔钢丝等制成。一般以右侧安转轴,向右侧开门为宜。为提高工效,草架、食槽、饮水器等均可挂在笼门上,以增加笼内实用面积,减少开门次数。
( 2 )笼壁一般用水泥板或砖、石等砌成,也可用竹片或金属网钉成,要求笼壁保持平滑,坚固防啃,以免损伤兔体和钩脱免毛。如用砖砌或水泥预制件,需预留承粪板和笼底板的搁肩(3 确厘米);如用竹木栅条或金属网条,则以条宽1.5-3.0厘米,间距1.5-2.0厘米为宜。
( 3 )承粪板承粪板的功能是承接家兔排出的粪尿,以防污染下面的家兔及笼具。通常承粪板选用石棉瓦、油毡纸、水泥板、玻璃钢、石板等材料制作,要求表面平滑,耐腐蚀,质量轻。安装承粪板应呈前高后低式倾斜,并且后边要超出下面兔笼8-15 厘米,以便粪便顺利流出而不污染下面的笼具。
( 4 )笼底网一般用镀锌冷拔钢丝制成,要求平而不滑,坚而不硬,易清理,耐腐蚀,能够及时排除粪便,宜设计成活动式,以利清洗、消毒或维修。网孔要求断乳后的幼兔笼1.0-1 . 1 厘米,成兔1 . 2-1 . 3 厘米。
3 .笼层高度
目前国内常用的多层兔笼,上下笼体完全重叠,层间设承粪板,一般2-3 层。该种形式的笼具房舍的利用率高,但重叠层数不宜过多。兔舍的通风和光照不良,也给管理带来不便。最底层兔笼的离地高度应在25 厘米以上,以利通风、防潮,使底层兔亦有较好的生活环境。
五、工厂化养兔的常用设备
1 .饲喂设备
( 1 )食槽兔用食槽有很多种类型。有简易食槽,也有自动食槽。因制作材料的不同,又有竹制食槽、陶制食槽、水泥食槽、铁皮食槽、塑料食槽之分。工厂化养兔多用自动食槽。自动食槽容量较大,安置在兔笼前壁上,适合盛放颗粒饲料,从笼外添加饲料,喂料省时省力,饲料不容易被污染,浪费也少。自动食槽用镀锌铁皮制作或用工程塑料模压成型,兼有喂料及贮料的功能,加料一次,够兔只几天采食。食槽由加料口、采食口两部分组成,多悬挂于笼门外侧,笼外加料,笼内采食。食槽底部均匀地分布着小圆孔,以防颗粒饲料中的粉尘被吸入兔只的呼吸道而引起咳嗽和鼻炎。
( 2 )槽架为盛放粗饲料、青草和多汁饲料的饲具,是家庭兔场必备的工具。为防止饲草被兔踩踏污染,节省饲草,一般采用槽架喂草。笼养兔的槽架一般固定在兔笼前门上,亦呈“V”形,槽架内侧间隙为4 厘米,外侧为2 厘米,可用金属丝、木条和竹片制作。
2 .饮水设备
工厂化养兔多采用乳头式自动饮水器。其采用不锈钢或铜制作,由外壳、伸出体外的阀杆、装在阀杆上的弹簧和阀杆乳胶管等组成。饮水器与饮水器之间用乳胶管及三通相串联,进水管一端接水箱,另一端则予以封闭。平时阀杆在弹簧的弹力下与密封圈紧密接触,使水不能流出.当兔子口部触动阀杆时,阀杆回缩并推动弹簧,使阀杆与密封圈产生间隙,水通过间隙流出,兔子便可饮到清洁的饮水。当兔子停止触动阀杆时,阀杆在弹簧的弹力下恢复原状,水停止外流。这种饮水器使用时比较卫生,可节省喂水的工时,但也需要定期清洁饮水器乳头,以防结垢而漏水。
3 .产仔箱
产怀箱又称巢箱,供母兔筑巢产仔,也是3 周龄前仔兔的主要生活场所。通常在母兔接近分娩时放入笼内或挂在笼外。产仔箱有多种,工厂化养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 1 )悬挂式产箱产箱悬挂于笼门上,在笼门和产箱的对应处留一个供母兔出入的孔。产箱的上部最好设置一活动的盖,平时关闭,使产箱内部光线暗淡,适应母兔和仔兔的习性。打开上盖,可观察和管理仔兔。由于产箱悬挂于笼外,不占用兔笼的有效面积不影响母兔的活动,管理也很方便。
( 2 )平放式产箱用1 厘米厚的木板钉制,上口水平,箱底可钻一些小孔,以利排尿、透气。产仔箱不宜做得太高,以便母兔跳进跳出。产仔箱上口四周必须制作光滑,不能有毛刺,以免损伤像兔乳房,导致乳房炎。
( 3 )月牙状缺口产仔箱高度要高于平口产仔箱。产仔箱一树壁上部留一个月牙状的缺口,以供母兔出入。
4 .喂料车
喂料车用来装料喂兔。一般用角铁制成框架,用镀锌铁皮制成箱体,在框架底部前后安装4 个车轮,其中前面两个为万向轮。
5 .运输笼
运输笼仅作为种兔或商品兔途中运输用,一般不配置草架、食槽、饮水器等。要求制作材料轻,装卸方便,结构紧凑,笼内可分若干小格,以分开放兔,要坚固耐用,透气性好,大小规格一致可重叠放置,有承粪装置(防止途中尿液外溢),适于各种方法消毒。有竹制运输笼、柳条运输笼、金属运输笼、纤维板运输笼、塑料运输箱等。金属运输笼底部有金属承粪托盘,塑料运输箱是用模具一次压制而成,四周留有透气孔,笼内可放置笼底板,笼底板下面铺垫锯末屑,以吸尿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