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57|回复: 15

也谈新“三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2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匡政:新《三国》偏离了“中国史心”

  我不是三国迷,仍然追看了新版电视剧《三国》,这大概就是名著的力量。从首播几集看,说是曹操的独角戏,大抵没错。连分量极重的“桃园三结义”,在剧中也只是被一笔带过,片长一分钟都没有。看前几集时,我主要还在让自己努力抹去脑海中已有的三国人物形象,试图能接受这些新面孔。至于效果如何,现在还难断定。

  新《三国》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空镜、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变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桥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发矫诏召集的,袁绍不过是应诏来与曹操会盟,但剧中曹操却成了会盟的后加入者;再如刘关张是随公孙瓒前去会盟的,在剧中竟成了孤单单、惨兮兮地只身赴会。剧中这样故意变更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可以不交待,但一旦出现就不该有明显硬伤,否则的话,会让那些熟悉三国的人看了别扭。

  还未看完全剧,很难做出整体评价。但从导演高希希和编剧对媒体的说法看,新《三国》是想为曹操翻案的。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改变曹操的奸雄形象,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与奸诈已变得不再重要。很多平反之声,多把“扬刘抑曹”看作罗贯中的立场,或是历史的误解,其实并非如此。《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视为第一才子书,是因为有三绝,一绝在诸葛孔明,他既有隐士风流,草庐中能识三分天下,又能尽乎人事鞠躬尽瘁,是知识分子理想的化身。二绝在关云长,有单刀赴会的神威,也有义释华容的恩谊,有达旦读史的儒雅,更有独行千里的忠义,成为一代名将的理想化身,所以会成为历代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崇为“武圣”,在民间与“文圣”孔子齐名。三绝才是奸雄曹操,一句“只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尽显政治家实用主义嘴脸。

  有了前面二绝,“扬刘抑曹”不可避免,罗贯中不过是尊重了中国民间历代形成的公共记忆。一旦用了“曹操视角”,孔明和关云长的形象势必被弱化。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并不是行动和结果,而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有的事成,有的事败,现代人多关心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孔子到屈原,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中国文化精义所在”。所以民间对《三国》推崇,更多的是对大人格、真性情的推崇,而绝不是“只以成败论英雄”这种庸俗的历史观。

  忠实原著,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尊重原著精神,哪怕是创新,也会标榜为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传统价值的新情感。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缺失不是说没有价值观,而是指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我希望这部新《三国》,至少标榜的不是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今年据说会成为四大名著重拍年,李少红版《红楼梦》、张纪中版《西游记》及《水浒》都在重拍中。四大名著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它的历史传透力,它所表现的价值观是经过历史与民众检验的。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从一部普通作品中,我们很难判断一个庸才的艺术功力,但一旦演绎名著,立即就能现出原形。这也是很多著名导演并不敢轻易染指名著的原因。如何把一部经过民族历史经验的鸿篇巨著搬上荧屏,本身就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真实功力。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重拍四大名著虽是不错的卖点,但是能成为时代的亮点,还是人们眼中的污点,仍需拭目以待。但我希望创作者,对这些名著能多些检点,这样观众眼里也会少些缺点。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5-6 2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感!有感!同感!!!

点评

我只是看后有点感觉而已!  发表于 2010-5-6 21:16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挺好。有新意,启发不少,

为什么一定要忠于原著,有点新意有什么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6、9的关系,不同的角度看出不同的问题。不过既然是三国,不叫其他名字,原著还是原著作者,就不要、、、、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8 14: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三国让人看得呕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2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我不是圣人,只是习惯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新三国和郭德纲、曾志伟之流拍的搞笑三国师出同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理解或许 是真的,可是我们已经接受的是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朋友谈起过新三国,没有好评,貂蝉太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12: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