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6|回复: 4

大中型集约化猪场健康控制建议性指导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13: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中型集约化猪场健康控制建议性指导方案
一、根据现代养猪业的发展,针对集约化生猪生产和管理的一些特点,提出下列健康控制建议性指导方案,仅供参考。
二、本方案适用于300头母猪群以上、实行全进全出均衡生产的集约化猪场。
三、每个猪场有自己的不同地理位置和场情,可参考此方案制订出本场的系列实施方案细则及其奖励和处罚规定,以确保在实践中予以落实和执行。
四、健康控制方案的内容
1、引种、卫生和防疫规定
2、兽医工作方式方法
3、免疫程序和血样监测
4、监视体系及制度
5、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五、内容分述
1、引种、卫生和防疫规定
1---1,种猪来源地的选择
     新建猪场,要用最健康的猪建群,使新场处在最高健康水准。建议在选择来源地时对下列方面予以考虑:
⑴在考察供种场时,了解该场的健康控制方案以及实施情况,从而间接对猪群健康状况作出初步判断;
⑵如果引的种辈份较高,可提出对某些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血检要求;
⑶如果引种方是新场,不管供方的群体健康程度有多好,应考虑使用隔离断奶﹙ISOWEAN﹚或洁净断奶﹙CLEANWEAN﹚的技术方案,以确保新群的最高健康水准。由于该技术涉及到包括特殊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等,需要请懂得集约化猪场的兽医和兽药、营养等专业公司技术专家来帮助制定实施方案。
⑷较大规模的新建群体,从经济上考虑,应尽可能快地达到满负荷生产;从健康上考虑,应尽量降低路途感染的机会。因此,必须以最长不超过5个月﹙分3---5批次﹚为限,将种引完。对这种有份量的引种,如果是跨省引种,还应事先对路途状况进行一次考察摸底,确保引种的健康和安全。考虑到对新场为了确保新群体的高健康水准,如果可能,提出MMEW等引种方案要求、并作出相关技术条件,栏舍条件和营养条件的准备。
⑸如从经济角度考虑确实必要,可以采用边建猪舍边引种的办法,但必须要有严格的隔离措施。建议土建顺序为配种舍、﹙开始引种﹚、产仔舍、保育舍、中大猪舍。若引的种猪在40---60公斤体重范围,须将部分﹙经计算﹚大猪舍提前完成。
⑹从长远目标和利益考虑,不得从多来源场引种建群。
⑺选择种猪群来源时要考虑该场能否对以后的更新有保障,还要考虑该场的遗传改良工作是在停止或继续状态,以避免到处引种从而降低猪群健康水准,也避免因固定引种和更新造成的遗传水准的下降。
老场在更新猪混群前至少要有一个30天左右的驯化适应过程,同时对疫病潜伏期进行观察。规范的种猪公司或供种厂家应向引种方提供驯化适应技术方案并帮助运用。
不同来源的种猪混群对猪群的健康水准是极大的危害,场主要尽可能地避免这种考虑。因遗传水准改进需要而必须从别的来源场引种时,要有一个混群技术方案,比如采用药物早期断奶﹙MEW﹚﹙MMEW﹚,或隔离早期断奶﹙SEW﹚进群,并结合严格的生产、营养和健康管理技术规程去确保群体健康水准不受影响。人工受精技术﹙AI﹚可以在保证新基因引进的同时,大大减少疫病的引进。这些新技术的运用,首先需要场内健康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下,同时对场内技术管理水准和硬件设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建议请有关专家在上述方面给予技术帮助。
对不是很干净的老场来说,考虑引种时,供方种猪的健康状况是第一位,遗传水准应放在第二位。需要做的工作有:血检关注的疫病、隔离检疫猪舍的准备,驯化适应方案的准备,免疫方案和药品的准备。
1—2,地理位置的选择
     一个新的猪场,尤其是种猪场,在选场址以前,要注意其地理位置。猪场应选在地势较高,水、电充足,远离集市和村庄,距离公路不能低于500米的地方。与公路相通的道路为专用道路。种猪舍应建在场内风向上方,尤其是早期断奶猪舍或保育舍。
场址内的种猪舍和保育舍上方不得有超高压电线通过。
1—3,隔离条件和规定
     猪场必须要有双重屏障。这种屏障主要是围墙,还有其它方式比如铁丝网、足够宽的水沟等。在第一屏障内,包括有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第二屏障每一道屏障均应有人把关。必须有消毒池。在第一屏障,正常情况下可允许汽车及场外人员出入,而第二道屏障则只能供生产区人员出入。在猪场下风处应设病猪舍和死猪坑。
采用3---区域﹙点﹚式生产体系﹙3---SITEPRODUCTION﹚或多点的场,要求每区域之间相距地带尽可能要远,极限最好不少于50米,否则无意义。有新研究表明,100---500米的隔离带被认为较符合中国国情。每栋猪舍之间的距离也应越远越好。
有条件的新建项目,在设计时,应考虑建一栋隔离观察舍,便于今后在外更新引种混群前,能有至少一个月的健康观察和检验。
1—4,外来人员访问制度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场,原则上不允许任何访问者进入生产区。可以进场的访问者只有下列几种情况:A,特殊维修人员;B,对生产和管理有帮助的特殊技术人员。为便于生产区人员与外界的联系和传递,可设一个非出入性窗口。经许可而进入生产区的访问者,必须严格按场内规定洗浴或消毒、更衣、换鞋后方能入内。访问者必须24小时内未接触其它猪源,12小时内未接触其它家禽、家畜。不容许任何人从出猪台或其它缺口进入场内。
1—5,车辆卫生消毒制度
    要规定车辆只能停放在远离生产区的专用区域。第二道平障﹙生产区围墙﹚不允许任何包括自己场的车辆进入。车辆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和媒介。每次外出回来都应在清洗消毒后方能入场。这就要求在外找一个专用洗车处﹙不能太远﹚。消毒可在大门口进行。要规定出场后的猪无论怎样也不得再随车返回进群。猪场车辆不同于其它单位的车辆,要有特殊的管理措施,决不能接触或拉运非场内生猪或其它有影响的货物。
1—6,内部职工卫生防疫制度
①生产区卫生制度。更衣室、配种间、产仔间、保育间和生长—育成﹙肥﹚间包括饲料车间都应有相应的具体卫生标准和要求﹙特别是产仔间﹚,比如,猪舍清洗方式和达到的标准验收要求、消毒制度和选用的种类、职工的串舍规定等。场内转猪通道及走道等外部环境也要有相应的清洁、消毒制度。场内人员出猪时不允许进入车内或迈出猪场一步。死猪坑及其正常死猪尸体的处理也要有明确规定。
②洗浴﹙紫外线消毒﹚、更衣、换鞋必须作为场规确定而严格遵守。
③对职工外出要有规定;指出在家庭内不得养猪或其它动物;不得与其它猪场的人同住;场内肉食由场方解决;不得在外购任何肉类或肉制品进场。
④门卫制度作为猪场的第一关口,需要职责明确,起到进、出的严格把关。
⑤场内的外勤职工也要有相应的卫生防疫规定予以遵守。
这些制度的细节由场方根据自己的场情予以制定,明确奖惩,严格照章执行。
2、兽医工作方式方法
      集约化猪场的兽医工作较之传统性兽医工作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对前者除了要求具备兽医及防疫专业知识外,还应对猪场的遗传、营养、生产程序和建筑以及饲养管理方面在技术上有着较深的了解,并懂得如何根据猪场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控制和根除病原,这才能全面地从兽医角度分析本场目前生产效益的限制因素,从而与场长和技术人员一起,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求生产的平衡。以下仅供参考。
2—1、组织机构
     猪场可设兽医室一个〈大场含小型化验室〉,具备常用药品、疫苗和生化诊断试剂的保存设施和配置常用器械。兽医室人员根据猪场规模大小,可设主管兽医或再配指导〈或临床〉兽医。人数按工作量来确定。从管理角度上看,药品等物质可由仓库保管员专人保存、发放和记录领用消耗情况。
2---2、职责范围:兽医工作
  2—2—1、本场健康控制方案以及实施细则的制定;
  2—2—2、群体监测和生产健康监督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2—2—3、制定医药用品的开支计划和核算医药成本;
  2—2—4、防治工作的具体指导及疑难病的处理;
  2—2—5、每周一次健康报表,每月一次健康报告〈含死亡记录统计数〉,半年一次健康回顾,全年一次健康总结;
  2—2—6、问题发生〈或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意见和方案;
  2—2—7、有权过问生产的任何环节,有权对违章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厂长应全力支持〉;
  2—2—8、制定全年常规工作计划〈定期的化验、血检、调查和访问〉。
2—3、工作方式方法:
  2—3—1、给每个车间配备一个医疗箱〈注射器、针头及煮沸器等〉基本用品。
  2—3—2、饲养员或兽医人员发现病情后,由临床兽医或主管兽医检查后开具处方,饲养员领取药品按医嘱进行处理。
  2—3—3、每个车间的药品成本、死亡率都要落实到饲养员的工作报酬中去,猪群健康状况的好坏不仅仅是兽医或厂长的事。兽医平时的主要工作是监视群体的健康和生产正常。各种生产记录表是重要的监测工具之一。
  2—3—4、对大型猪场,主管兽医全面过问,把握整体的健康状况,临床兽医侧重在生产区的日常疾病处理工作上。
2—4、咨询制度
     在权衡自己的业务实力后,如认为有必要,可在外聘请有集约化猪场经验的兽医或专业机构技术人员对猪场健康状况进行咨询。咨询工作分为常规定期访问和紧急情况下随叫随访,通常和群体血液监测结合进行,咨询兽医在对全群健康状态进行评审后,结合血检结果,提交场方一个文字报告,从兽医角度提出全群健康咨询具体技术意见。
3、免疫程序和血样监测
     严格地讲,每种疫苗对每个场都没有通用的不变程序。最好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猪场实际情况,主要因素有,种猪母源抗体的好坏、种猪场还是商品场、已经发病和正常免疫情况、灭活苗和弱毒苗的选用、免疫过或第一次免疫等。以下仅供参考。
3—1、免疫程序
  3—1—1、猪瘟。首  免,20---28日龄1---2头份/头〈结合断奶〉;
二  免,60---70日龄2---4头份/头〈结合转群〉。
进行首免最佳时间,应按仔猪体内母源抗体降到保护阈值下的时间开始。加强免疫通常是在首免后的4周左右进行。
公猪,春秋两季各一次,2---4头份/头;
母猪,产后20---25天一次,2---4头份/头。
通常,细胞苗建议使用剂量为4头份/头,组织苗建议使用剂量为2头份/头,每针不超过4毫升为好。
  3—1—2、猪丹毒和猪肺疫。
  60—70日龄左右仔猪,可选用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一次注射;
  公、母猪同猪瘟免疫时间。
  3—1—3、仔猪副伤寒,仔猪30日龄〈断奶时〉常规量免疫一次。
  3—1—4、蓝耳病疫苗,建议不用。
  3—1—5、猪伪狂犬疫苗
  种猪﹙灭活苗﹚:经产母猪每4个月免疫一次;青年母猪配种前2个月时首次免疫,3—4周后再免疫一次。如果场内以发生疫情,选用弱毒苗全群免疫一次,以后在怀孕60天时免疫一次,剂量1—2头份。
  公猪﹙灭活苗﹚: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仔猪﹙灭活苗或弱毒苗﹚:21—28日龄﹙断奶时﹚免疫一次,50—60日龄﹙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剂量为1头份。
如果场内有疫情,需在12—13周龄时再免疫一次。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基因缺失灭活浓缩苗,建议作为首选疫苗,很安全,同时便于对群体进行监测。
  其它疾病的免疫程序﹙略﹚。
  由于相应的疫苗基本都是中试产品,注意选择保护率高的产品,并按厂家提供的方案进行免疫。
3---2、血样监测
这是任何上规模的猪场必须要进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兽医常规工作,是健康控制方案中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通过血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当前自己的所有免疫工作效果和群体免疫水准,同时,对群体已有的病原活动状况有追踪监视,是我们建立和修改健康控制方案,制定工作措施的重要依据。
两个目的
第一、常规的抗原检查和免疫抗体滴度检查,外来猪进群前隔离健康检查。
对抗体的检查,主要目的应该是检验仔猪身上的母源抗体好坏和消失时间,以便确定对小猪相应疫苗的第一次免疫时间。如果注射了疫苗﹙基因缺失苗除外﹚,在其它阶段检查抗体意义相对不大。做抗原检查能说明真实情况,但由于一些原因,目前能做的种类不多。用PCR和ELISA,以及正反向血凝的方法得出的数据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通常,需要抽样送检的对象范围为公、母猪、2、3、4﹙萎缩性鼻炎需要检查4、5、6﹚周龄仔猪、和90---100日龄的中猪。每次的具体抽样阶段和抽样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场内实际情况,和兽医检验部门协商后制定方案。送检血样时要附上所采血样编号的猪只种类及其年龄,场内免疫方案,便于检验单位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判断。
更新种猪进群前,必须隔离观察和进行每一头猪的血样检验,主要检查重点的传染性疾病和场主关注的疾病。同时附上猪的健康档案﹙引种猪以往免疫情况﹚,向种猪公司索取。
每份血样最好3—4ml,才能保证足够的血清量。血样的保存不宜超过一天﹙夏季﹚或3天﹙冬季﹚。不得冷冻保存。血样编号要清淅。
对附红细胞体的镜检,需要当天的血片。可以送全血﹙1:5的枸橼酸钠和全血配比﹚到检验单位进行制片。
第二、异常情况下的疫病诊断检验,查当时有怀疑或警惕的一种或几种传染病
一般是采集病猪血样,至少10—20份的血样才能有群体的代表性。需要随同附上发病史、临床症状、剖检记录﹙如果有﹚。同时附上血样的猪只种类和场内免疫方案。
4、监视体系及其制度
这是健康控制方案中兽医人员一个最基本又极为重要的常规工作,国内现有猪场能全部做到的还不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4—1、猪群性能和疫情发生的各期报告;
4—2、猪场每周生产报表的分析及死猪剖检情况报告;
4—3、猪场每半年一次的虫卵检查报告﹙如发现场内有虫卵产生﹚;
4—4、收集指导兽医和饲养员反映的各种情况;
4—5、每年3—4次血检送检及检验结果报告;
4—6、外贸部门对出口猪质量等级及健康反映的收集;
4—7、内贸猪收购商对屠宰猪情况的反映情况的收集;
4—8、每两个月一次对淘汰猪的胴体和内脏进行现场观察;
4—9、饲料原料及成品料异常情况的发现和调查。
以上9个方面的情况加上咨询兽医的报告和意见,都要按规定时间先归到主管兽医那里。主管兽医要考虑怎样来建立这些渠道并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以文字形式把处理措施、成效情况等形成健康报告定期汇报和总结,交场长和上级领导。场长和上级领导应及时将个人意见归回到主管兽医,上下贯通,有条不紊的进行落实。并形成常规制度执行。
生产统计表与生产指标要经常进行对比,由此找出限制性因素予以改善处理。
5、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如果猪群出现大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疫情,应按下列步骤行动。
5—1、猪场进入封锁状态,停止生猪外运,停止群体内的周转,禁止饲养员串栏串舍。
5—2、对猪场各入口、通道和栏内选用石灰、烧碱或福尔马林进行加强消毒。
5—3、死亡猪要尽可能多地予以解剖和记录,注意发现普遍出现的病变组织。
5—4、病、死猪要尽快采样送检,与咨询兽医和有关机构联系,结合临床进行确诊。
5—5、未确诊前,要采取: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和通风环境,调节营养水平、提高抗病力和缩短病程。
    全场消毒、隔离病猪、对症处理和药物诊断,病料送检。
    尽可能多地对死猪进行剖检,做好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统计工作。
5—6、确诊后应拿出针对性方案,并落实执行。
5—7、对于细菌性疾病,可考虑饲料加药和饮水给药的方式对全群进行预防和治疗。
5—8、对于猪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都应事先在处理上制定好方案,确诊后马上采用。
5—9、调查问题发生的原因,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
5—10、解除封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并确定日期进行。一般是在最后一个病例消失后一个月内不再发现才能解除。
5—11、病死猪要作好严格处理。注意在搬运时不要沿路污染。需用不漏水的车或袋运到指定地点,由兽医作出无害处理或深埋等处理意见。
5—12、生产人员的衣服和生产、生活用具,容易在处理时忽视,必须注意经常消毒。
—————————————————————————————————————



任何一个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只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起作用。任何一个好的方案,都最终要靠生产者自己去完成。人的因素将比方案更重要。如果不想法在实践中确保贯彻落实,这些方案只会是一堆废纸。
场家的生产能反应出最高经济效益,这才是健康控制方案的目的。

附件一:
俗释“健康控制”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群体?不健康的群体又是何概念?是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花钱最少赚钱最多的群体就是健康群体,花费太多但赚钱太少或不赚甚至贴老本的群体是不健康群体。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问题,应该是没有病的群体叫健康群体,而有病的群体是不健康群体。那么,哪个场是没有病的场?什么才叫做是有病或没病?恐怕全国没有一个场敢说自己的群体没病,而什么是病,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上去理解了。笔者是以经济是否受到损失来理解的,不能说那种回答很准确,但有一定道理。有些病,人们在常年与其作较量后,不得不向其低头,只能力争控制在一个能被接受的程度,与疾病和平共处,比如大肠杆菌病等。你若决心去消灭它,建立起那个没有病的群体,倒是乎不太理智了。
健康和疾病,是一个很复杂的主题,不同工作性质的人们根据其各自的不同观点,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讲生猪健康控制或疾病控制,人们也会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比如,传统家庭散养者、大型集约化生猪生产者、乡村兽医、集约化猪场兽医、实验室兽医化验员、政府检疫官员、种猪公司等。怎样才算有疾病?是有死亡现象、临床症状、解剖病理变化、血清学阳性结果、病原微生物的发现证据、还是有生产性能的下降或预期经济指标无法实现?疾病的本性呈现给我们的,如同雾里看花,有时简单明了,比如猪丹毒、黄白痢,有时却错综复杂,比如伪狂犬、兰耳病等,有时还有伪装,同样的病表现出不同症状。疾病的效果呈现给我们的,有可能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而最通常出现的,是当时无任何临床症状。这些现象给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带来困惑。正因为人们所掌握的,只是整个特定环境下全部情况的较小部分,不同的观点和困惑就产生了。也正因为这种不易把握性,我们更应该将我们的生猪健康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少让自己陷在这种困惑中受折磨。
对于生猪生产者来说,任何因素所造成的生产平衡失调,引起经济效益下降,都应视为处在非健康状态范畴。这些因素中也许是病原微生物,或气候或环境,或营养,或寄生虫,或应激、遗传或饲养管理或以上几种因素的任何一种组合等。搞好健康控制,对一般商品场来说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预防经济损失。这种损失表现在两个方面:A、猪只的生产性能下降;B、因性能无法保证而造成单位面积内输出能力的下降。对种猪场〈公司〉来说,除了上述理由外,还有三个主要理由:1、要保护客户不至于因购买自己的种猪带给他们潜在的造成经济损失的疾病;2、要减少因客户场疾病爆发致使其关闭或停养而无法继续销售的机会;3、不健康的群体性能会降低他们在场内所进行的遗传测试和选种回群项目的准确度。
现今大多数集约化生猪生产者都更加意识到维持群体健康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与过去有问题时找兽医是很不相同的,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提高,与原来“预防为主”的说法多了新的理解。在实践中,任何大中型猪场难保不出现健康问题,但无法承受健康问题不断出现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压力,正努力尝试将这些问题防范在先,消除或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如何在常规实践中将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置于于有效监视之下,这需要在猪场内有一个健康控制体系来帮助实现。
健康控制〈也称健康保险、生物安全等〉是一个全方位的保证猪群健康生产的综合措施的概念。它看重的首先是问题发生的原因,其次才是问题发生的结果和问题处理的方法。它将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置于方案的监视网络,通过方案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猪场的常规饲养技术管理工作做得更细、更有依据性和更富效益性,以便于最早地发现和最大限度地从方方面面控制健康问题,降低发病和死亡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猪场的生产效益。这就是健康控制的目的。现代畜牧养殖技术不断在升级。许多新的饲养管理技术不断出现,看起来好象是畜牧技术方面的内容,但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大多数都针对的是过去只属于兽医责任方面的,为确保健康生产而创建的。
当我们对健康控制有了清楚的概念后,就不会把它仅仅简单地当作一个防疫学来理解。健康与不健康永远是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只看重健康,会不承认特殊的病原生物体的存在和饲养管理对健康的两重性。仅看重疾病,则会使你长期头痛地不断面对疾病。
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对今天的兽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新要求,同时也给我们的生猪生产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至少不会再说健康只是兽医的问题。严格讲,兽医从健康角度提出方案,执行方案却是全场的努力,兽医在实践中着重于方案的结果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措施制定。过去许多由兽医去做的事情现在要求一般饲养员必须会做,比如打针喂药。
我们提出的这个健康控制方案,许多的内容已被大多数猪场生产者所掌握。我们把这些内容归纳进这个方案,旨在给你提供一个工具,也可称一个技术性思维方式,除了希望帮助你提高对健康控制的认识和了解,你还可以对照自己场的现有方案,看还有哪些你未做到或做得不够好的,从而去改善自己的方案。若能起到这个作用,我们的本意也就达到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畜牧刀客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28 1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几个大猪场的生产成绩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0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2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的观念应该深入到猪场管理者的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3:1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