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滕滨老师,并且亲耳聆听到他对当下饲料企业发展的一些见解,觉得幸运之极,拿来与大家分享。
一直以来,滕滨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在有机微量元素制造领域成绩斐然,连美国的几家公司都承认其生产实力。但近年来他在饲料添加剂工艺方面的研究更引人注目一些,毕竟这为生产企业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比如油脂氧化问题,他建议将TBA值作为饲料品质的监控指标,配合饲料平均水平为3ppm,控制到3ppm以下则饲料质量投诉大大减少,畜禽生产性能表现稳定。有关氧化损伤对机体的学术研究论文很多,不过能够加以利用的少而又少。企业由此介入质量监控,效益增加不说,还可节省大量的药物等资源耗用。
饲料企业对加工工艺的忽视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如硫酸锌和硫酸铜、硫酸亚铁混合后的变色现象,一开始只能通过降低载体含水量解决,因为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这些物质的理化特性。换言之,了解其特性之后,即使载体的水分16个也没问题(这是滕老师原话,有疑问找他:wenti: 问)。感慨!关于工艺的问题,任何一本营养书上都不会告诉我们说:这两种原料直接混合会出现**现象的!
滕老师说,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些饲料企业,无不是在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方面有所突破的,所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是自相矛盾的,而是中小企业摆脱目前困境、获得生存空间的关键所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