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沈阳参加了一个会议,与会的技术人员有一百多人,其实大家都是冲着蒋宗勇先生和李职先生的名望来的,所以十分积极。蒋先生讲的母猪营养方案和李先生讲的仔猪教槽阶段的配方设计思路对于目前低迷的养猪业,可能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早就有人说过,广东饲料业的今天就是东北饲料业的后天。:tiaotiao: 会上大家提了一些很客观的问题,如鱼粉价格高企,配方所用原料的调整问题,发酵豆粕的合理应用问题,脂肪酶的效用评价问题,如何刺激母猪食欲的问题等等。如果我们只是把猪当作生产蛋白质的一个生物反应器,可能需要考虑的就只是饲料组分的配合,今天蒋先生特意强调了母猪的个体差异因素,以我的理解,就是说,猪的饲料营养水平与其生产性能表现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倘若母猪能做到一对一饲养,则采食量就不是问题了。那么请大家探讨:目前国内养猪业需要改善的是哪些方面呢?
先谈谈自己的想法:1 推动多点式养猪,在一个饲养场内尽量只养一个类型的猪,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播;2 对生猪按类别收购,而不是按体重,如二元土杂猪,洋三元杂交猪,纯种土猪,等等,真正做到“以质论价”;3 饲料产地和饲养场联盟,实现产地可追溯。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参与!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