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4周下跌,目前的猪肉价格是近几年来最低的。超市一斤优质扁豆零售价是9元,而一斤猪肉零售价仅仅7.5元,肉价已经低于菜价。生猪生产全面亏损,养猪户陷入亏损经营痛苦之中。业内人士说,‘全国所有养猪的,现在没有一家不亏损的’。 关于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专业人士说,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也就是猪场太多,产猪太多,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节节暴涨。玉米价格涨疯了,猪肉价格则跌惨了。 生猪价格下跌是生猪产能过剩造成的,而生猪产能过剩同宏观调控政策有直接关系。从某种角度说,是政策推动了产能过剩。政府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虑,政策倾向是价格不能高,政策导向是‘做多’的。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必然会出现生猪产能过剩。 面对生猪价格‘跌跌不休’的严峻现实,生猪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主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务实,而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则是远见卓识。我国养猪业结构不合理,需要调结构,要从调结构入手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要调整向消费者倾斜的利益分配结构,转变不断发生‘猪贱伤农’的发展方式。要将养猪业的‘规模化’导向调整为 ‘多样化’导向,要变‘同质化’生猪生产结构为‘多样化’的生猪生产结构。 要构造生猪品种多样化、饲养规模多样化、产品形式多样化、饲养方式多样化、消费市场多样化的生猪产销结构。从而实现‘去同质化’和‘去大宗化’,避免国际资本通过期货市场对原料和终端产品进行价格炒作,形成防御国际化风险的防火墙。 通过调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改变受国际化因素影响价格不断大起大落的被动局面。通过调结构转变‘种养分离’的生产要素组合结构,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生猪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