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猪简介 宁乡猪产于宁乡县流沙河、草冲一带,又称草冲猪、流沙河猪,是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引进宁乡猪,省内则几乎遍及各地,尤以益阳、桃江、安化、涟源、湘乡、黔阳、邵阳等地引入较多。它具有繁殖率高、早熟易肥,且在饲养过程中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等特点。在漫长的选育中,形成了特有的性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被称为国家重要的家畜基因库。上世纪70年代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
一、品种特征:宁乡猪体型中等,头中等大小,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耳较小、下垂,颈粗短,有垂肉,背腰宽,背线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丰满,多卧系,撒蹄,群众称“猴子脚板”,被毛为黑白花。依毛色不同有乌云盖雪、大黑花、小散花三类型;依头型差异,有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三种。
二、生产性能:宁乡猪属偏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边长边肥,蓄脂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性情温顺,适应性强,体躯深宽短促,体质松疏等特点。宁乡猪肥育期日增重为368克,饲料利用率较高,体重75~80千克时屠宰为宜,屠宰率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积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4.7%。宁乡猪三胎以上产仔13头以上。宁乡土花猪4月龄第一次发情,6-7月龄可配种,利用年限10-12年,成年母猪每胎产活仔数10-14头,具有投资挥手期短、利用年限长,产仔成活率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全国各地各种档次的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大户高效投资的需要。
三、品种利用:宁乡猪在华北、东北、西北、华南等地饲养,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外种猪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最高优势率达19.12%。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核准颁布了《宁乡猪标准》,代号为GB2773-81宁乡猪,正式确定宁乡猪为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进入八十年代末期后,宁乡农户养猪基本实现杂交化。省市有关部门以宁乡猪原产地草冲农户为基础、县种猪场为核心,对宁乡猪实行保种。从此,宁乡猪进入保种繁育阶段。 2010年4月,宁乡猪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
宁乡猪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为:AGI2009-09-00281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宁乡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南省宁乡县沙河镇、双凫铺镇、黄材镇、青山桥镇、巷子口镇、龙田镇、沩山乡、横市镇、煤炭坝镇、菁华铺乡、枫木桥乡、灰汤镇、偕乐桥镇、资福乡、坝塘镇、南田坪乡、东湖塘镇、花明楼镇、道林镇、大屯营乡、夏铎铺镇、历经铺乡、朱良桥乡、双江口镇、白马桥乡、回龙铺镇、老粮仓镇、喻家坳乡、大成桥乡、城郊乡、金洲乡、沙田乡3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25″~112°47′27″,北纬27°52′55″~28°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