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中旬,国内赖氨酸市场终于打破此前惨淡僵局,在个别厂家提价的利好带动下,赖氨酸市场初见起色,尤其在近几日,伴随个别厂家签单的顺畅,上游挺价态度更显果断,而国内赖氨酸的龙头企业—大成生化尚未表态,在市场波澜乍起的形势下,国内赖氨酸市场后市该将如何定调? ◆
成本上涨抬高国内赖氨酸定价底限 目前,国内玉米价格涨势迅猛,而中旬以来,国储东北地区拍卖玉米的举措也并未达到平抑价格的作用,据悉,截止本周,除去长春方面干玉米收购价格保持在1780元/吨附近,其他赖氨酸生产企业所在地玉米收购价格已经全线突破1900元/吨,按照厂家当前生产工艺,厂家98.5%赖氨酸的原料、动力以及人员管理等生产成本预计在11元/公斤附近,减去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销售,预计成本在9元/公斤附近,再加上一部分销售成本,目前市场售价尚存明显的利润空间,但是65%含量产品方面,按照正常生产水平估算,其生产成本减去副产品销售所得,综合成本已经在5.3元/公斤附近,现今市场售价已经接近成本线附近,而大成、希杰由于产酸率、转化率相对较高,在原料的价格控制上保持着一定的优势,这也是4月上旬,希杰方面敢于对外公开将65%的价格报到5.3元/公斤的主要原因。综上,伴随玉米原料成本的上涨,各大赖氨酸生产企业后期定价水平或将面临选择,其中高含量赖氨酸定价选择空间尚可,而低含量的定价的向下选择余地已然不大。 ◆
近期赖氨酸市场供求关系起变化 在过去的两周多的时间,国内氨基酸市场初现波澜,蛋氨酸、赖氨酸上游分别出招,而需求市场在前期一直谨慎的情况下,对于厂家的试探性提价、停报举措缓冲能力不强,市场反映明显。而经历了过去一周的部分厂家向下的集中出货,本周以来,国内赖氨酸厂家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反映最为明显的还算宁夏伊品方面,其次,丰原方面在近期海外出口转淡的同时也在国内顺利出货,而另外几家生产企业目前库存水平皆底,其中,希杰、金玉米方面尚未再度对外签单,厂家货紧惜售态度有所体现,而大成方面,高含量赖氨酸各地库存量同样不高,低含量库存尚可。再从市场需求方面来说,经过市场活跃气氛的带动,在本月中旬以来,赖氨酸市场询价成交情况明显集中放大,而近期厂家的持续坚挺态度更令需求方面渐失观望信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市场终端采购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所以,就供求关系角度来看,近期赖氨酸市场上供应方面视乎更具主动性。 ◆
相关原料走势对赖氨酸市场的影响 目前,国内饲料原料市场上,豆粕价格持续保持低位滞留,而棉粕、菜粕价格高位持稳,据悉,近期辽宁地区43%蛋白的豆粕报价在3050-3080元/吨,而当地40%蛋白的棉粕价格在2550元/吨,另外,36%蛋白的菜粕报价则在2470元/吨附近,从豆粕及杂粕的比价关系来看,杂粕的替代使用优势没有体现,当前豆粕在饲料的添加比例较大,而豆粕原料用量的加大也将限制饲料企业赖氨酸的需求量。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供求关系得到了一定的均衡,市场弹性需求的释放使得厂家销售压力得到明显缓解,而且伴随5月份海外出口的转好以及饲料需求的恢复,国内赖氨酸市场在经历寒冬之后初见曙光,但是不可不谈的是,目前国内产能压力巨大,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前提下,市场上涨难以得到稳定支撑,本月末乃至下月初,国内市场预计还要维持一定时间的稳定调整,同时市场售价保持相对坚挺,但是稳定过后,后市向上宽幅走高的可能性预计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