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46|回复: 17

规模化养殖方案(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5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向阳 于 2010-4-16 14:51 编辑

一、集约化养猪工艺的组织
  1.集约化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

集约化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 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现多采用四阶段饲养工艺。
  (1)配种妊娠阶段。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如猪场规模较大,可把空怀和妊娠分为两个阶段, 空怀母猪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配种,然后观察四周,确定妊娠后(可采用公猪试情或妊娠诊断仪)转入妊娠猪舍,没有配准的转入下批继续参加配种。

  (2)产仔哺乳阶段。 同一周配准的母猪,要按预产期最早的母猪,提前一周同批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5周(或4周), 母猪在产房饲养6周(或5周 ), 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培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6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 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 体重达90千克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 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 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按工艺流程建设或安排生产车间。
  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 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机械化程度紧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指标。
  (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 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以现代生产工艺为例,母猪哺乳期为5周,加上妊娠期16.5周, 断奶至配种期1周 ~ 一个繁殖周期为22.5周。一年共52周,因此,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应该为52÷22.5=2.3窝(如果哺乳期缩短4周,则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应该是52÷21.5=2.4窝)。
  (2)确定每周应该产仔的母猪头数。按理论计算,假使我们已确定每头母猪年产仔2.3窝,那么,根据一个猪场所饲养的母猪总头数, 就可算出全场每年应该产仔的总窝数,然后, 就可以算出每周应该有多少头母猪产仔。每周产仔窝数= 母猪总头数×2.3(窝) 52(周)例如:600头母猪的猪场每周应产仔窝数为:600×2.3 52=26.5(窝
)
  为了留有余地和便于掌握,每周可按排26窝母猪产仔。

  (3)确定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根据每周应产仔窝数, 以及母猪配种受胎率(按80%掌握),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头数应该是:每周参加配种母猪头数=每周应产仔窝数 80%。以600头母猪场为例,每周参加配种头数为:26(窝)80% =32.5(头
)
  (4)确定每周断奶仔猪数及转群基础数。以每周分娩26窝,每窝断奶成活9头为例:每周断奶仔猪数=26(窝)×9(头)=234(头);每周转群基数为234(头)×95%(育成率)=222(头)。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数据, 生产实践中可视具体情况在此原则基础上进行调整。

二、集约化养猪工艺的实施
  集约化生产工艺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科学的生产工艺将各个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一套固定的生产模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生产线的运转,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高度的计划性和准确性。因此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按计划组织配种实现均衡生产。按计划组织配种,每周完成额定的配种数,既不能多配也不能少配,这是实现均衡生产的关键。 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通过种猪的更新和淘汰建立合理的猪群年龄结构( 胎次结构)。一个合理的种猪群年龄结构应该是以中年猪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定额,实现满负荷生产。 种猪年龄普遍偏老或偏小都不利于生产水平的稳定发挥。各年龄段猪所占份额大致如下表:
  猪群年龄结构表
  类 (%)
  后备母猪 17
  1-2胎母猪 31
  34胎母猪 25
  56胎母猪 17
  710胎母猪 10
  计划配种数: 组号
  (2)了解猪群情况,做好配种计划。为了避免集中配种,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每周制定细致的配种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配种计划要熟悉了解在群种猪的状况,对在群猪在下一周的状况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以下是一个'周配种计划单'和估计各类型猪在下一周出现发情最高头数和最低头数的方法。
  周配种计划单
  计划配种数 组号______
  类别 最高头数 最低头数
  1.断奶猪
  2.后备母猪
  3.断奶后7天未发情猪
  4.上周或前几周复配猪
  5.上周或前几周的空怀猪
  6.
  周配种计划单各类别猪出现最高发情数和最低发情数的估算方法是这样的:
  A.断奶猪。最高数=本周断奶猪数乘前四周适时发情的最高百分数。
  最低数=本周断奶母猪数乘前四周适时发情最低百分数。
  B.后备母猪。
  最高数=后备母猪总数除以3
  最低数=已转入配种舍,并掌握了上一个情期发情时间的后备母猪数。
  C.断奶后7天未发情猪。 最高数和最低数=断奶后7天未发情猪的总数除以3
  D.上周或前几周的复配猪。
  最高数和最低数=前四周出现的复配猪的平均数。
  E.上周或前几周的空怀猪。
  最高数=除在本周确实不能发情的其余所有空怀猪数。 最低数= 据记录有望在本周发情的空怀猪数。
  2.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集约化生产要求常年均衡, 有节律地生产,必须按计划同步配种,同步产仔同步,断乳,同步转群、同步上市。 全进全出制是实现猪群在生产线上正常周转实现'同步'的重要手段, 也为各阶段猪舍在猪全部转出后的清洗消毒、阻断疫病传播创造了条件。
  因各类猪群在各类猪舍的饲养期是以周划分的, 集约化猪舍设计各类猪的栏位也是严格按工艺要求设计的,既不多、也不少, 因此按批次和工艺要求使猪 群全进全出,是生产线正常运转的关键, 否则就会出现猪群转群困难,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及生产水平的发挥。
  3.早期断奶。
  前文中提过,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制约。仔猪早期断奶, 是提高母猪繁殖胎次,增加年产仔头数和提高母猪年贡献率的关键措施,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仔猪以45周断奶为宜。实践证明,仔猪45 周断奶后转入育仔阶段,在饲养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生长, 仔猪发育健壮,生长整齐。母猪断奶后一般在7 天内发情, 第一情期配种妊娠率可达85%90%

4.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环境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因此, 为保证猪的健康及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必须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因为猪的体温调节是通过对流、辐射、蒸发和传导四种方式进行的,所以, 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和温度。 故需为各阶段猪只制定最佳环境参数,并通过各类手段达到猪对环境的要求。
    各类猪舍温湿度技术设计参数
──────────────────────
           温度 ()
群猪类别 │  ────────── │适宜温度(%)
        适宜范围│ 最适范围
空怀妊娠母猪  1517    17      60
分娩母猪     1520    17      60
新生仔猪     2732    29      60
断奶的猪     1827    20      60
生长肥育猪    1517    15     60-75
────────────────────────
  仔猪对环境温度敏感、要求高, 可采用红外线灯、白炽灯加保温箱或可调温的仔猪床电热板局部加热。 这样可在保证仔猪温度的同时不致使母猪过热而影响泌乳和健康;另外夏秋季多雨和冬季保温季节,猪舍湿度大,除加强通风、换气排湿措施外,提倡分娩舍、 环境舍采作高床网上培育,这样对减少床面湿度, 防止疫病十分有利。
    有害气体允许浓度
──────────────────
      允许浓度(ppm)
──────────────────
二氧化碳       1500
──────────────────
         20
──────────────────
硫化氢         6.6
───────────────────
  猪舍环境除温度外还应尽量降低有害气体在舍内的含量,下表是舍内各类有害气体的允许宵度。
  5.主要生产程序实现自动化。
  (1)喂料自动化。母猪由于生产特点的需要,喂料量需加控制。要采用人工定量饲喂, 其他猪只喂料要实现自动化,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要用料箱喂料, 实行自由采食。规模较大的猪场可采用机械给料箱喂料, 实现喂料全部自动经;规模小的猪场, 也可用人工给料箱定时加料。
  (2)自动饮水。各类猪群都要采用饮水器自动饮水。比较适用的饮水器是鸭嘴饮饮水器, 以便各类猪只能随时喝到干净、新鲜的饮水。
  (3)自动排粪。各类猪舍均应采用漏缝地板,除产仔舍、保育舍用高床外, 其他猪舍可使用水泥漏缝地板。漏缝地板的规格,条面宽78厘米,缝宽22.5 厘米,底面宽4厘米。
  6.建立完整的生产统计、技术统计制度。
  生产技术统计是平常生产水平的反映, 通过对生产技术资料的分析可及时发现问题, 也使猪场管理者对生产能做到心中有数。统计报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内容:
  (1)公猪配种记录;
  (2)公猪精液品质检查记录;
  (3)母猪分娩记录;
  4)断奶仔猪培育记录;
  (5)生长肥育猪培育记录;
  (6)各阶段饲料消耗记录;
  (7)防疫记录;
  (8)各阶段生产成本分析记录;
  (9)各类猪死亡记录。
  7.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
  严格的防疫制度是集约化猪场正常生产的保证, 要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建立健全严格的防疫制度和先进的卫生设施,以确保安全生产。
  (1)慎重引种。必须引种是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由专业人员到非疫区引入。 对能引入的种猪要隔离观察40天。
  (2)猪场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周围应有防护设施,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
  (3)猪场应设门卫,场门口、生产区入口和每栋猪舍入口处要设有宽于门、长于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洗澡、更衣、消毒,然后方可进入。
  (4)猪场内设病猪隔离舍、尸体剖检室和尸体处理井,对病猪进行隔离观察、诊治;对死亡的猪只, 由兽医进行剖检后,尸体投入尸井,严密消毒现场。
  (5)装载种猪、肉猪的运输车辆应进行严格消毒,装猪台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
  (6)猪场兽医不得外出行医,猪场工作人员的家庭不得饲养生猪,猪场内的职工食堂禁止在市场上购买生肉,食堂用肉应由场内自行解决。
  (7)根据猪场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由兽医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 并做好免疫接种记录。
三、不同生产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在集约化养猪场,种公猪的配合饲料要求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513兆焦, 蛋白18%,钙0.83%,磷0.66%
  (2)必须经常注意公猪的营养状况,使其终年保持肌肉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发现过 肥或过瘦必须立即调整日粮,减少或增加喂量。
  (3)要求每半个月检查公猪精液品质一次,以保证公猪的配种效果,提高受胎率。
  (4)12岁的青年公猪,每周可配12次;2 5岁的壮年公猪,每天可配12次,每周休息2 3天;采用人工授精的壮年公猪可每周采精4天,每天12次,然后休息。
  (5)做好配种记录,以作为评价公猪和生产性能鉴定的依据。2.空怀和妊娠母猪的管理要点。
  (1)空怀妊娠母猪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1.7兆焦、粗蛋白13%、钙0.3%、磷0.5%。对体 弱或过肥的母猪要适当增减喂料量,并保证清洁饮水的经常供应。
  (2)对空怀和已配种的母猪,要每天清晨和停晚巡回检查发情情况各一次;对已配种的母猪 配种后18 24天和38 44天要特别注意检查是否返情,一旦发现发情和返情的母猪,应争取 适时配种。
  (3)发情母猪,在发情持续期内,要求配种2次。第1次配种在母猪开始发情1416小时,过2 4小时之后,再进行第2次配种。
  (4)在空怀母猪舍,要每天上下午用试情公猪栏试情各一次,这样不仅可以找出发情母猪, 还可刺激母猪发情。
  3.产仔和哺乳母猪的管理要点。
  (1)母猪产前1周调入产房。在母猪调入产房前, 必须对每个产圈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并对每个产圈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和认真的消毒。
  (2)待产母猪进产房前,应将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并选用适当的消毒液喷洒周身,经洗刷消 毒后,方允许进入产房。母猪临产前,还要再用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母猪的阴门、乳房 和腹部。
  (3)母猪进入产房后, 逐渐减少饲料喂量。产前5天每天喂2千克,产前2天每天喂1.5千克, 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逐渐增加喂料量,直至产后7天左右,才能按哺乳期的要求喂给。哺 乳期母猪的喂给量以不剩料为准,通常不做限制。 哺乳母猪的日粮每千克应含消化能13兆焦 以上,粗蛋白16%,钙0.9%,磷0.7% 同时保证饮水的充足供应。喂料量要根据母猪的膘情、食欲、 带仔多少和哺乳期的不同阶段相应增减,切忌一刀切。由 于产房每个母猪的喂料量不同,最好在每个产床前挂上一个喂料量的牌子, 按照牌子上的喂 料量添加饲料并随时调整。
  (4)按每头母猪的预产期,随时观察母猪的动态,准备接产。
  (5) 仔猪出生后,要马上用毛巾将口鼻部的粘液掏干净,然后擦干周身。 为防止仔猪在吮乳 时咬伤母猪的乳头, 要在打耳号时用侧切钳子将新生仔猪的犬齿剪平。同时为防止猪长大后 互相咬尾巴影响生长发育,用侧钳将尾巴切掉,断而用5%碘酒消毒。
  (6)同批进入产房的母猪,产仔日期较近,为了使各窝仔猪发育一致,便于全进全出,可进 行适当的调圈寄养。但寄养的仔猪必须吃上生母的初乳, 未吃初乳的仔猪不能寄养。
  (7)为防止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可在仔猪出生后3 日龄内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断奶时再 注射一次。
  (8)若发现个别母猪产后奶少或无奶,可及时注射催产素,刺激母猪泌乳。
  (9)仔猪35日龄断奶时,应准确称量仔猪断奶体重,并做好记录。
  4.育仔猪管理要点。
  (1)哺乳仔猪28日或35日龄断奶后,调入育仔舍,在网上饲养5周左右下网,体重应 1525千克。
  (2)哺乳仔猪调入育成舍前,应对育成舍的一切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将所有育仔栏清洗消毒 ,饲槽内的陈料要彻底加以清除,并洗刷干净。一切准备就绪后, 方允许转入新猪群。
  (3)育仔舍应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4) 哺乳仔猪断奶后,由原来喂乳猪料改喂仔猪料,应逐渐过渡,直至710天,方能全喂仔 猪料。
  (5)为防止断奶仔猪拉稀,在断奶后12周内,一定要对饲料喂量加以控制。一般是断奶后 第一周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数天后开始适应,第二周出现补偿性过食,常造成消化不良 而拉稀。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由食欲不振转向食欲大振阶段仔猪的消化不良症。
  (6)育仔舍的饲料要保持清洁,防止霉变,少喂勤添,剩料要定期清除。
  5.中大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前批猪出栏后,应对空圈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和消毒,从空圈到进猪最好间 隔一周时间。
  (2)育仔猪转群时要进行称重,根据体重、性别和品种分组,以便于管理和发育整齐。
  (3)育仔转育成初期,猪的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饲料喂得过多,也易引起拉稀,影响增 重。因此,在转群初期710天内, 除对喂料量必须加以控制外,配合饲料的种类也应逐步 更换。当育肥猪体重长到60千克左右时,再逐步改喂肥猪料。
  (4)在中大猪舍装猪时,应有意留出34个空圈, 以便今后陆续将整个育肥期中出现的病弱 猪调出集中进行饲养和治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叶知秋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16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良好的管理方案就是成功的一半。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4: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6 2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20: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xpurina


    可否赞助点论坛币,好让小弟早日领个财牌。: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需要更详细的,更大型的项目可行性报告

点评

你的回复我不太理解,我又不是找您求风投的。不能你需要我就帮你做吧  发表于 2010-6-9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需要更详细的,更大型的项目可行性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4: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近期忙完了将会推出更多免费系列资料贴,敬请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5: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知秋 原来是版主啊。
抢了我的名字,呜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6: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改名叫一叶知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23: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