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55|回复: 10

关于“大豆粕0.2%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0 16: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2%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是衡量大豆粕过熟的很好指标.20世纪60年代末,Rinehart先生在为Purina公司工作时,首先采用该方法来评定大豆粕加工的适宜程度,之后很快在巴西推广开来.由于该方法简单、易学,重复性和再现性都较好,所以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大型制油企业,也在近几年把该项目列为每批大豆粕的必检指标,检测数据基本在73%以上.据报道:蛋白质溶解度的最佳值在73%85%之间(Dale,1987).ArabaDale(1990)研究的结论是:蛋白质溶解度低于70%的大豆粕营养价值已受到破坏,蛋白质溶解度低于65%,可以肯定大豆粕加热过度.Parson(1998)认为70%85%是可以接受的蛋白质溶解度范围.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完全可以生产出蛋白质溶解度超过85%甚至达到90%,而尿素酶活性接近于零的优质大豆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点评

脲酶活性接近于零,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多少呢?  发表于 2010-4-10 17:13
脲酶活性接近于零,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多少呢?  发表于 2010-4-10 17:13
脲酶活性接近于零,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多少呢?  发表于 2010-4-10 17:13
脲酶活性接近于零,抗胰蛋白酶因子含量多少呢?  发表于 2010-4-10 17:13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叶知秋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10 16: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分析蛋白溶解度时要注意样品的粒度、温度和溶解时间的一致性,不然结果重复性不好。菜粕一般使用0.5%的KOH测定,与两者(大豆和菜籽蛋白)的蛋白组成不同有关。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6: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月亮花
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个是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知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检测误差大,什么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zhang_348559116
您可以参考一下沙发的那位老师说的情况,另外离心时间和转数也可能有影响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7: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尿素酶活性接近于零的优质大豆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5楼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2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zhang_348559116
一般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是可溶的,也是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豌豆蛋白、菜籽蛋白的基本原理。在液体体系中,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比例,体系的温度,溶质的物理状况(粉碎粒度),碱的浓度,溶解孵育时间,离心(速度或离心力、离心时间)或过滤滤纸的种类都有关系。这些要一致的。一般碱性浓度大是溶解度高,孵育温度高时间长时溶解度高,粉碎粒度越小(细)溶解度越高,有时太细的物料用离心方法可能因为悬浮而过高估测,因此需要一致。尤其是溶解温度影响很大:室温不稳时误差很大(最好在水浴或空气浴内孵育)。

自己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jiaflying 于 2010-7-7 16:34 编辑

回复 1# zhengshi2006gd

看到有的材料上是这么写的:尿酶的热敏感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敏感性相似,因而可以使用测定尿酶来评判。接受值的范围在0.05-0.15之间。较高的测定值说明豆粕加工不足。但是含量低不能说明是毒素已经破坏,或是加工过度。因此可以用2%KOH溶液测定蛋白质的溶解度。溶解度高于85%说明加工不足,低于70%说明加工过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1 16: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氢氧化钾的作用是什么啊,为什么会把大豆溶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00: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