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8|回复: 3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7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参加了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和几万名中学生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为阅兵和庆典仪式构造了丰富多彩的“大屏幕”。而8万人参与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活动,从电视机画面上居然看不到丝毫的差错。演出结束回到家,妈妈关心的是她半夜两点多就到广场上是不是太冷太困。而我出于职业习惯,问她导演如何把这么多人管理得那么井井有条。

她的回答很简单:把人分了,就好管了。

管理的道理其实就这样简单:管理就是分而治之。我们通常都不害怕管10个人。因为10个人我们能够看得见,管得住。但是管理100人,1000人,10000人,1000000人?我们越来越恐惧和不知所措。但管理100个人和1万个人的差别并不大,关键是我们学会分而治之。

10月初去德国拜访一个合作伙伴。我问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他是如何把一个子公司从七年前的2000万做到今天的7个亿。他说其实很简单:这个公司以前就有很多很好的产品,但是没有专门管单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所有人都在做所有产品,结果每个产品做得都不太好。他来了,把产品分给几个产品经理管,每个产品的销量就上来了,产品质量也更好了。

他成功的秘方也不是别的,而是分而治之。

一个管理者把自己事情做好的关键是什么?是能分清什么事情应该自己做,什么事情应该分给别人做。这是分而治之。一个部门领导管理好自己部门的关键是什么?是弄清楚自己部门的事情能够分成几大类,并且把这些不同类别的事情交给擅长这类事情的下属去处理。这也是分而治之。一个公司的领导管理好公司的关键是什么?是知道自己公司如何划分成不同的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并且为这些部门找到或者培养合适的管理者。这还是分而治之。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分而治之的关键一个在于“分”,一个在于“治”。

如何分,是有效管理的一个关键。失败的管理者要么“不分”,要么“错误的分”。正确的划分要求管理者十分清楚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全部事情,并能够判断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一个部门的问题往往是部门经理不清楚自己部门都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些事情的重要性,而把自己和部门内人员的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在公司层面,“分”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公司的产品和产品领域,是反省和划分公司的客户类别(大客户vs.小客户,老客户vs.新客户,活跃客户vs.沉默客户等)。通常每种划分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最高层面是以客户为主线还是以产品为主线进行划分各有利弊。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通常分比不分好。当公司有一定规模或者徘徊不前的时候,宁可有“错误的分”,也不要“不分”。只有分,公司才能成长。只有分,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有分,员工才能有成长的空间。

很多管理者不愿把公司或部门“分而治之”的原因是害怕“分而不治”。如何治,是“分而治之”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大多的管理者走了第一步,却忽略了第二步,这样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何才能分而“治”之?

“治”的关键在于“分”后的目标管理,在于目标的细分。“治”的第二个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在于旨在鼓励员工完成目标的合理激励。“治”的第三关键在于让所有人都理解,“分”最终的目的不是分,而是整体,让所有人都关注整体。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如果没有分而治之的管理,60年庆典那样整齐的大场面的是无法想象的。同样,没有持续不断的“分而治之”,也不会有不断长大的企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中国移动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7 17: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是要权利下放还是集中管理,例如品管为实例楼主举例一下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8 14: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也就是做事情的条理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02: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