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1|回复: 4

[饲养管理] 肉兔育肥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14: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批兔出生后只需饲养90天,出栏平均体重可达2.5公斤,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可直接选喂生长速度较快的比利时兔、塞北兔、哈白兔、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等大中型良种免。如有条件,最好用上述良种公兔和本地母免进行杂交配种,这样所产的仔兔,其生长优势更为明显。
  
  断乳前,加强母兔的营养,提高其泌乳能力,并提早抓好仔免的早期补料,确保仔兔30天断乳体重达到500克以上。这样断乳后增重才快,也容易抵抗断乳的应激。断乳最好采取移母留仔法,即仔兔仍然原笼原窝饲养。若笼位紧张。需要改变笼子,也至少要做到同窝仔兔不分开。育肥应实行小群笼养,不可一兔一笼,更不可不分窝别和年龄而实行大群混养,这样会使仔兔产生孤独感、生疏感甚至恐惧感。断乳后1-2周内要饲喂断乳前的饲料,以后才逐渐过渡到育肥料。否则,突然改变饲料,2-3天即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肉兔的育肥期很短,从断奶(30天)到出栏仅60天左右。因此,在改变过去农村的先吊架子后填膘的传统育肥方法,实行“一根笋”直线育肥。仔兔断乳后,不再以饲喂青饲料和粗饲料为主,应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保证幼兔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具体可参照以下配方:动物蛋白类(鱼粉、肉骨粉、蚕蛹、蝇蛆等)12%,植物蛋白类(豆饼、花生饼、菜籽饼、豆类等)13%,能量饲料类(大麦、玉米、谷子、高粱等)58%,青绿多汁饲料11%,粗纤维类饲料(各种树叶、干草等)5%,添加剂l%。在饲喂方法上,以自由采食最好。只要饲料配比合理,让兔自由采食饮水,既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又不致于造成兔子消化不良,比传统的定时定量、少喂勤添效果更好。
 
  除了满足育肥兔在能量、蛋白、纤维等主要营养的需求外,还可适当使用添加剂。如稀土添加剂具有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喹乙醇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防病的作用;腐植酸添加剂可提高肉兔生产性能;多酶制剂可帮助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添加剂对于提高育肥效果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述添加剂总量以控制在饲料量的1%左右为宜。
  
  育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和光照等诸多环境的好坏。湿度以25℃、湿度以55%-65%为度,密度根据温度及通风条件而定。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每平方米笼可饲养15-18只兔。育肥期实行弱光或黑暗,仅让兔子能看到采食和饮水,有抑制性腺发育、促进生长、减少活动、避兔咬斗等作用。
  
  出栏时间根据品种、季节、体重而定。正常情况下,当肉兔90日龄体重达到2.5公斤时,即可出栏。大型品种如比利时兔、塞北兔、哈白兔等出栏体重在3公斤左右为宜。中型品种如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出栏体重以2.25公斤左右为好。冬季气温低,耗能高,尽量缩短育肥期,只要达到出栏最低体重即可。其它季节,饲料充足,气温适宜,育肥效益高,可适当增加出栏体重。


wyj0728 于 2010-4-2 20:06 补充以下内容

看来以后别发此话题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zuoyf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6 17: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育肥应实行小群笼养,不可一兔一笼,更不可不分窝别和年龄而实行大群混养,这样会使仔兔产生孤独感、生疏感甚至恐惧感
由于肉兔的育肥期很短,从断奶(30天)到出栏仅60天左右
能不能说一下这样需要成本多高?或平均日成本,我以前用全精料喂过羔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1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wlx841006


    这样的资料很不错,怎么以后不发了,多发大家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刚要入行的人其实还是很好的啊 为什么那么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1 1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良的配套系70日龄就能达到2.5Kg以上了。
本文的饲料部分有误导新入行者的可能(原料类型和比例等),资料有些陈旧,是从没有养过兔子的人写的书上转载的。新学养兔的人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照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3: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