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听到也看到一些樱桃谷种用公鸭脱鞭的现象发生,有的场家很严重。
我这三年来做了这方面的努力,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鸭培育阶段。
在排除公母比例不当和疾病的因素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有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培育过程中盖印母鸭的比例不合理,公母合群的时机把握的不准确,均匀度控制太差,导致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
二是青年鸭时期的饲料水平过差,有的在70天之前就只讲成本,用一些很差的替代品喂鸭,造成鸭子只在保命,谈不上营养水平。因为70天之前的鸭子是长骨架时期,70天之后是长内脏时期,营养不良的结果是鸭子发育不正常或不健全,为后期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造成差异。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三个不同的种鸭场群中做了五批试验,情况很明显。如今,有三批后备种鸭使用的是全价饲料和部分替代品(不同时期合理搭配),均已准时开产,有两批已达到高峰期,但种用公鸭脱鞭的比例不到1%,同时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就是青年鸭时期没有发生琢羽现象。
同行们可一试。 :ji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