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口腔黏膜和蹄部皮肤形成水疱性溃烂,蹄壳脱落,不能站立,能侵害多种动物,人也能感染。病猪以蹄部,口部水疱为主要特征,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踵逐渐形成溃烂和蹄壳脱落,并有细菌感染,可引起死亡,加大损失。
五号病防治方案:受威胁场(周边有发病场)处理:病毒在低温下活力强传播速度快,冬季猪场应实行封锁,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场内。加强消毒可使用0.5%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一天2次;使用2%的戊二醛对猪栏内消毒,一天1次;猪栏舍外用氢氧化钠进行消毒,一天1次。紧急接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接种疫苗时分针注射速康,用来弥补免疫空白期,提前提高疫苗免疫反应。
五号病的防治方案:加强接种: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公猪3个月接种一次,每头每次4毫升-5毫升。后备母猪产前30天接种,每头4毫升-5毫升,产前10天再次进行,每头每次接种5毫升。子猪出生70天接种,每头3毫升,100天加强接种,每头5毫升。注意:注射疫苗时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和大剂量抗生素,选用优秀的疫苗在免疫前3天后饮水活力源增加疫苗疫反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