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5|回复: 4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6 1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是限制黄颡鱼大规模生产的一大难题。本试验对2780组黄颡鱼分三批次进行了人工催产繁殖,主要采取杀雄取精的方式,共繁殖黄颡鱼鱼苗460万尾,孵化率高达80.3%
60219f8fh826d86473be0&690.jpg
人工授精
     江苏省洪泽县自2008年起组织开展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试验, 2009年2月底,从盐城选购优质黄颡鱼亲本4000斤,约5100组,将雌雄分塘培育。通过对亲鱼强化培育,6月底到7月初,对2780组黄颡鱼分三批次进行了人工催产繁殖,通过杀雄取精的方式共繁殖黄颡鱼鱼苗460万尾,孵化率达80.3%。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一、亲本选购
    从江河、湖泊、水库捕捞的野生黄颡鱼中选择,或者从池塘养殖的黄颡鱼中选择2龄以上,体格健壮,体色纯正,鳍条完整,无病无伤的作为亲鱼培育,雌鱼体重70g以上,雄鱼体重100g以上。
二、亲鱼培育
    年底至翌年3月末,清塘消毒后放养,雌雄亲鱼分塘培育, 每亩放养1800尾左右,约200千克。3月末气温回暖后,用人工配合饲料强化培育,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以黄颡鱼2小时吃完为宜。饲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无腐败变质、无污染。
三、注射催产药物
    6月,挑选腹部膨大,仰腹可见卵巢轮廓明显,倒立有卵巢流动现象,生殖孔呈红色,手摸鱼腹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母本进行药物催产。常用的催产药物为: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每千克雌鱼用药是地欧酮20毫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20毫克。隔12小时,再注射一次(第2次以后催产的亲鱼,则剂量稍微加大一些)。注射部位多在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软组织,进针不可太深,以免刺伤鱼的内脏。父本不注射催产剂,父本体色较黄,腹部膨大,生殖突长而尖,长度0.5厘米以上,生殖突末端呈红色。按雌雄比例8:1-5:1配组,放入水池等待催产,并注意增氧。
四、人工授精
    达到预计的效应时间后,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亲鱼。检查时,挤压雌鱼腹部,发现卵能顺畅流出时,即可采卵授精。剪开雄鱼腹部,取出精巢,放入研钵中研碎。在研碎精巢的同时,将卵挤入瓷盆中,精卵混合搅拌,加入0.7%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加过滤的池水激活,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密布网片制成的鱼巢上准备孵化。
五、孵化与管理
    孵化用水经过120目筛绢过滤,微流水孵化的换水量以0.5-1m3/h为宜,静水孵化每天换水一次,保持水位稳定,避免阳光直射,水温控制在23-28℃,溶氧控制在6mg/L以上。微流水孵化密度为3-5万粒/m3,静水孵化密度为0.3-0.5万粒/m3。
六、出苗
    在水温23-28℃时,仔鱼经过48-70小时孵化出膜;再经2-4天,仔鱼能够灵活平游时即可下塘。下塘时将装卵黄苗的塑料盆放入塘中,这样卵黄苗在盆中可抵抗波浪,而鱼苗一上浮能够灵活游动时就可吃到适口饵料,提高了鱼苗成活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文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3-26 1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颡?


是什么东西呀?是不是就是黄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6 1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前途的技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0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辣丁,这个品种还有潜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09: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