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9|回复: 1

[饲料] 打造国内龙头油脂企业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2 10: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口低价大豆已经严重地冲击到国内大豆产业,国内大豆加工产业从种植、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受到挤压。改变国产油脂企业分散、规模小、缺乏自主品牌的现状,打造自身的龙头企业已迫在眉睫。

  “‘黑龙江六成国内自主大豆加工企业被迫停产’这个报道情况属实吗?”当记者问及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相关负责人时,这位负责人苦笑着告诉记者,实际情况比报道的还要严重,“国内自主的大豆产业都已基本沦陷了。”

  尽管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油脂油料和饲料需求在不断增长,可是国内的大豆种植却远远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进程。如今国产大豆产量仅为 1600万吨左右,并呈下降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大豆2009年达到4255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低价大豆已经严重地冲击到国内大豆产业,国内大豆产业从种植、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受到挤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进口大豆和跨国粮商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大豆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以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迅速萎缩。除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制约产量提高外,国内大豆种植效益的下降使得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降低,也是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不断下滑的重要原因。

  2009年春播期间,大豆主产区东北地区大豆和玉米的比较种植效益下降至2.2:1以下,低于2.5:1的正常水平,大豆种植效益的下降,使东北农民更愿意种玉米而不是种大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的压榨企业基本可以用“松、散、小”来形容,黑龙江一些规模较大的压榨企业也迫于生存压力转到广西等地,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加工生产。“生产企业都是阶段性开工,已经没有能够长期开工的企业了。”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难于走出山海关,企业都集中在产区,即便是这样,如今产区的情况也岌岌可危。“现在黑龙江的农户大多把大豆卖给国储库。”

  据了解,以往在东北大豆收购市场唱主角的大豆压榨企业,在2008/09年收购期大多退出了收购市场,大豆都流向了国家收储。国产大豆近一半进入了国储,未能进入流通和加工环节。中国大豆产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这位负责人反问记者:“在北京你还能买得到东北油脂企业生产的豆油吗?”经这位负责人提醒,记者发现其实只有在假期返回家乡东北时才能看到东北企业生产的豆油。记者仔细回想,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里早已不见东北油脂企业生产的豆油,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皆是鲁花、金龙鱼等品牌的食用油。“如今在东北以外的地区已经看不到国产大豆生产的豆油了,国产大豆已经基本退出榨油市场了!”

  中国大豆产业被边缘化已是共识。国内大豆市场已被外企牢牢垄断,国产豆价高于进口豆价的现象迟迟不能改观。改变国产大豆企业分散、规模小、缺乏自主品牌的现状,打造自身的龙头油脂企业已迫在眉睫。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3论坛币 +2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0
dzdzcsa + 1
文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3-12 11: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严重,需要国内企业强强联合,又要国家出政策。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08: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