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是怎样影响猪的 呼吸道病原有病毒、细菌和支原体,影响受感染猪的呼吸机能。有些总是以原发性病原出现,有些经常作为继发性病原。 【病毒】猪流感病毒(SIV)、蓝耳病病毒(PRRSV)、环状病毒(PCV-2)。 1.流感病毒:粘附于纤毛上,从粘膜上释放粘液。在鼻腔粘膜、淋巴结和肺脏复制。首先在上呼吸道的细胞内复制,并进一步扩展到肺脏,引起气道纤毛破坏,纤毛损失和粘液过度产生。病毒继续进入肺泡,进入肺脏的病毒数量决定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再结合其它病毒感染,造成猪肺脏防御系统的破坏,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2.PRRSV:因为巨噬细胞是最重要的PRRSV复制场所,破坏肺脏巨噬细胞的活性,造成细菌继发感染。 3.PCV-2:也可感染肺脏巨噬细胞,但对巨噬细胞破坏程度不如PRRSV。 【细菌】细菌究竟是侵害上呼吸道,还是侵害下呼吸道。上呼吸道(鼻腔)中是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入侵场所。在下呼吸道,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是主要的细菌性病原。 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定居鼻腔,粘附粘膜,毒素激发了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萎缩性鼻炎。 2.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定居扁桃体和鼻腔,但只有预先存在损伤的情况下,多杀性巴氏杆菌才能产生自己的毒素,导致萎鼻。 3.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定居肺脏,致病机理很多,如产生夹膜,抵抗细胞的攻击;也有指状突起,容易附着于细胞;产生皮肤怀死毒素。 4.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12种血清型,通过小滴进入上呼吸道,最终定植于扁桃体。从扁桃体释放或吸入,则定植于肺脏,被巨噬细胞吞噬,局噬细胞被杀死。APP也有几种致病机理:可释放蛋白酶,破坏血红蛋白;APP的转铁蛋白结合蛋白可以从宿主夺取铁,可以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而且能产生夹膜,抵御防御细胞的攻击。 5.副猪嗜血杆菌(HP):呼吸道最早的定居菌,粘附于纤毛,但机理不清。 【支原体】实际上,支原体是细菌,引起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具有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的基础,即PRDC的基础。 1.肺炎支原体:是经济损失最重要的非病毒性病原,如果存在恶劣的环境、饲养管理差、非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其它呼吸道病原,则支原体更容易定植。
MH最常见于气管和支气管,粘附于纤毛,并破坏纤毛,导致呼吸道防御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毒素)?纤毛丧失,导致清除吸入颗粒、病原和正常肺脏体液的能力下降。
MH同样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感染MH的猪,巨噬细胞的功能改变,促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PRRSV的感染。曾经有观点:PRRSV首先感染,促进了MH的继发感染。但美国的研究发现相反的结论,即首先MH感染,提高了猪对PRRSV的敏感性,增加了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而对支原体和支原体有效,其中短截侧耳素(如支原净、valnemulin)、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有效。 由于猪群的体积越来越大,很多猪共用同一空间,结合连续的饲养方式,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会越来越高。饲养管理、环境改善、疫苗使用和策略性用药,呼吸道疾病的损失将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