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0|回复: 1

[饲料] 草鱼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获利 配套模式是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建乐怎么也没想到,去年草鱼价格持续低迷,自己仅仅因为改变了配套养殖模式,就扭亏为盈,且获利颇丰。


     他的养殖场在博罗县龙溪镇宫廷村,当地主要以养殖1.5斤/条的商品草鱼供应东莞、深圳市场。2009年3月,东莞市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向其提供了一套养殖模式,包括水质调控、投料技术等,于是他开始尝试性的使用该厂生产的801草鱼料。
     “之前也调水,但不知道用什么产品,都是药店说了算。”黄建乐认为,平均一个月调水两次,水调好后成本非但不会增加,反而减少了消毒、杀虫等药物的使用。据介绍,他的养殖场之前每年的药费需要500元/亩,鱼还养的不理想;采用新的配套养殖模式后,平均每年的药费降为200元/亩,鱼的品相也提高不少。
     “我之前使用的饲料,整个养殖过程都被建议按4%-5%的投料比例喂鱼,结果导致养殖后期,草鱼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而死亡。”黄建乐认为东莞海大公司的建议相当细化和科学:规格50克/条的小鱼养殖期,投料量为4%-5%;长到350-400克/条时,投料量减为3%;达到500克/条规格,投料量仅为2%。
     “而且,他们还建议我延长投料时间,让鱼摄食更均匀。”于是,他把之前40分钟投喂2包饲料(80斤/包)的习惯改为只投1包饲料,最终减少了饲料浪费,鱼生长也很均匀。
     黄建乐以场内一口20亩的鱼塘举例。2008年,该塘投放草鱼苗(1两/条)2.4万尾以及部分杂鱼,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养出商品鱼38000斤,饲料花费18万元。当年底,以4元/斤的塘头价销售草鱼浮亏5万元,卖掉所有杂鱼后,仍亏损1.3万元。
     2009年情况出现转机。黄建乐根据新的配套养殖模式:监测调控水质、缩短轮捕周期、提高单位产量、提升综合效益。并于当年4月8日在该塘投放2万尾草鱼苗(1两/条)及部分杂鱼,从7月4日开始,根据市场鱼价,采用轮捕方式卖鱼。到2010年2月初,共销售草鱼38200斤,虽然平均鱼价只有3.7元/斤,但仅花费饲料8万余元,加上卖掉杂鱼所得,该塘纯利超过7万元。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立佳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3-3 1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人的深思,做事做到极致,从细节着手,才是最大的赢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08: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