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到底能替代抗生素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2 1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养殖观念的问题。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替代抗生素,只可以降低抗生素剂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普遍提法和做法是,替代饲料中的药物饲料添加剂,进行保健、促长。但不能取代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我想这已经是进步,毕竟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找到了方法,开了个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替代的说法只是产品推广的简单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替代另一种东西。只有你的需要来决定取舍。你要你的猪业,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凡是成功者都是敢于创新的人,对新生事物敢于偿试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4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态是朝阳产品,早上5/6点钟的

zjuwzq 于 2010-5-24 10:26 补充以下内容

微生态是朝阳产品,早上5/6点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4 1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达到了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4 2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取代应该不太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4 2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可以,毕竟很多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生产的。微生物制剂还会发展,说不定什么时候出来些能产生某种抗生素的有益菌呢!

实践中,微生物制剂也不全被认知和接受。一般来说观念好、有点文化的养殖户才会去了解和应用微生物制剂。但微生物制剂绝对是未来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5: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顾君华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立大学 王 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取得了世人注目的成就。从二十年前畜禽产品的供不应求,城乡居民蛋白质产品来源匮乏,到现今国内市场肉、禽、蛋、奶供过于求,并实现了批量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养殖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养殖行业不但要化解饲料价格上涨,饲养和管理成本加大、动物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还必须迎合市场对动物产品安全卫生、营养丰富、风味原始、价格低廉多方面的追求,以此来赢得人们消费肉食品的信心。安全饲料与有机、绿色动物产品话题必将成为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赢得市场的焦点。
在国际市场,我国的养殖业同样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进口国设置的高技术堡垒和苛刻的附加的限制性条款,制约着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我国的养殖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阵痛,承受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面对着不可逆转市场需求,如何走出困境,已很现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里程表明,人们摈弃了前二十年追求产品数量型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已经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更高层次的要求上来。纵观近十年来国际上养殖业发展的趋势再次证明,21世纪将是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大力提倡安全、有机、绿色食品的时代。我国养殖业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循WTO游戏规则,追随和适应国际发展趋势,保持我国动物产品和禽蛋类产品出口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养殖业水平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转变养殖观念和经营思路,特别是饲料中滥用抗生素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给养殖行业带来的危害,造成的一系列恶果和给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威胁。提升养殖业同仁的认识,改善饲养方式,逐步放弃对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依赖性。认真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畜禽产品的质量。
1.抗生素的功过
自上个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时期内抗生素的功效神奇,被人们常常用“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来赞美抗生素。迄今,抗生素仍然是临床医生最常用的一类药物。毫不夸大的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抗生素济世救人,功德无量,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了丰碑。
动物使用抗生素与人使用抗生素的历史几乎同步。作为治疗、保健、防病治病和促生长作用,抗生素在畜牧业发展的各个历程中功成名遂。抗生素逐步的在养殖业运用,到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顶峰。它的“霸主”地位和作用迄今仍然十分稳固,是其他物质无法比拟的。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全方位的推广使用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得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加大,养殖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动物产品的在近20年间成本下降了几倍。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抗生素在功成名就的同时,它的不良影响和对人类的伤害有的还相当严重。抗生素通过“二重感染间接杀人”绝非危言耸听。微生态理论告诉我们,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寄生着多种微生物菌群,菌群之间相互制约和维持着生态平衡共生状态。这种平衡和制约相当重要,使各类菌群无法占领优势,不能脱离优势无限制的大量繁殖。谁也发挥不了致病作用。长期大量滥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被抑制,一些“耐药菌群”因为失去了对手、缺少了制约而大量繁殖变得猖獗起来,“耐药菌群”引起了“二重感染”逐渐的普遍起来了,该“耐药菌”往往是一些细菌和霉菌。这种细菌和霉菌感染如不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者当体内“耐药菌”的数量和品种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现今的药物对此无法扑灭时,会导致病人或动物的死亡。
具全球抗生素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和使用环节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用在畜牧养殖业。两个各异的抗生素消费渠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滥用问题。就养殖业而言,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的途径之一就是降低饲料和动物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养殖环节随处可见的抗生素以及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株的传播扩散,正在逐步加害我们的养殖业,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治疗效果。人们对滥用抗生素导致环境和人体内耐药细菌数量增加,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抗药性基因的扩散及抗药细菌数量的飚升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担心。特别是近五年来抗万古霉素的超级细菌的频频出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促使各国政府痛下决心,纷纷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并尽量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品种。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饲料中滥用抗生素和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已经初见端倪,抗生素的“功”掩盖了它的“过”,其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性远远超过“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2.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传播扩散
抗药基因菌株的产生、传播及跨宿主之间的传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而言,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会引起动物肠道内抗药病原菌数量的增加。屠宰之后,动物胴体内和表面不可避免的被肠道内容物污染。据美国2002年年底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市场上出售的肉鸡中,检出致病性弯曲杆菌的达63%,检出沙门氏菌的达16%。在这些分离出来的病原菌中,90%的弯曲杆菌和34%沙门氏菌对一种或多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换句话说,市场货架上猪肉和鸡肉有可能已成为抗药细菌转播的源头。在我国,没有人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就环境和人的保健水准而言,我国的致病菌检出率要高于美国。
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和取信与民,世界各国近期纷纷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严厉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并且以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量作为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养殖业同仁们的高度重视。有的同行甚至还在认为,只要解决了产品中残留量的问题,抗生素的使用是安全的。更有甚者错误的认为,在国内现有的条件下,只有加大抗生素用量,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利润。这种观点是非常危险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呢?
3.养殖业离不开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的原因
追求畜禽的快速生长和更高的饲料转化率是养殖业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影响养殖业利润的决定因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动物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在畜禽的育种过程中,育种专家一贯的并且很自然的把体重高、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等要素作为育种筛选的首要目标。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的,鱼和熊掌永远不可兼得。近几年来的研究试验已经证明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复杂程度和动物的生长速度成反比例的关系,即一个活跃的免疫系统制约着动物体重的增加。我们一代又一代选育长得即快又大动物的同时,意味着我们接纳了免疫水平低下的品种。免疫水平的下降必然会导致动物对细菌和病毒的侵染更加敏感。最终只有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疾病的蔓延。这无疑是养殖业依赖抗生素的首要原因之一。
无数的科学研究结果已经证明,类似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病原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再通过细菌之间的遗传物质交换使得抗性基因在细菌之间扩散,从而导致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增高。如果动物接受大剂量(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所有的病原菌在短时间内全部被消灭。理论上讲可以避免耐药细菌的大量繁殖。反之,如果抗生素以亚治疗剂量长期、连续不断地从饲料中饲喂动物,只有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突变菌株才能在这种新环境下生存下来,其它大部分细菌由于对抗生素敏感而无法繁殖。其结果是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抗生素之后,肠道中的大部分病原菌在抗生素饲料的不断筛选之下携带抗性基因,临床表现上就是抗生素的效果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抗生素的效果,我们只能加大使用剂量或改换新的品种。但新剂量使用一段时间后,细菌又会产生抗药性,逼得我们不得不再次提高剂量。从此,抗生素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们无法摆脱对抗生素的依赖性。该现象构成了养殖业离不开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新建的鸡场在第一年间传染病很少,从第二年开始以后逐年增多,抗生素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环境中的耐药病原菌数量不断堆积,造成了动物的感染。为了扑灭致病菌和致病菌的传播渠道,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使动物自身抵抗力下降,动物得传染病的机会也就逐年升高。反过来,更离不开抗生素了。这是养殖业离不开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的第三个主要原因。上述三个原因形成了累积性的恶性循环
4。商业利润和人体安全
饲料中滥用抗生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人体构成威胁。一是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二是耐药菌数量的增加,导致人类感染之后治疗难度加大。前者通过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遵守停药期就可以圆满解决。后者只有停止用药才有可能降低耐药细菌的数量。而且,真正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是耐药细菌数量的升高。这一点,已经是全世界各国科学家们普遍的共识。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细菌数量的增加,人们受到这些细菌感染的几率也在加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也相应提高了。以前,人体被病原菌感染之后,比如感染了肺炎,只要使用对肺炎球菌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就可以奏效。而如今,由于细菌携带多种抗性基因,医生在开始治疗时就不得不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用来控制感染。一方面导致了患者病程延长,治疗费用升高;另一方面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的联用又会造成医源性人体内耐药菌数量的增加。我们在得到廉价食品的同时,却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医疗费用。并且是以健康的身体作为代价的。要利润还是要安全?
现阶段减少或停止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增加成本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以下三个方面:(1)动物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会略有提高,治疗费用会相应加大;(2)采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成本比抗生素略高;(3)饲养管理过程更加严格,管理费用也会略有增加。美国学者2002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动物平均增重4%-5%。如果停止使用,肉鸡的生产过程每年将多花费30亿美元。具统计,美国肉鸡年产值达140亿美元,如果停止使用抗生素,肉鸡的价格只约提高了2%;瑞典和丹麦在1998年全面停止使用抗生素作为猪饲料添加剂之后,猪肉的价格只上涨了3%左右。欧洲的经历告诉我们,停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并不会给养殖业造成灾难,也不会影响市场的有效供给。与其副面作用相比,动物产品的价格略有提升是值得的。
停止使用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的副面作用,除了动物产品价格上扬外,可能给工业界,尤其是制药行业带来连锁反应。随着抗生素销售量的下降,药品制造商不能通过销售抗生素的利润来弥补新药开发的费用,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药开发速度的减缓,新药价格昂贵。这也是西方国家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所关注的。
5。新型饲料添加剂不能替代抗生素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食品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农业部将全面推行无公害食品计划,严格控制肉制品中的违禁药物和药物残留,推广以微生态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这大前提下,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始受到养殖业的注意。一般认为,新型饲料添加剂门类包括酶制剂,植物提取物,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有机酸和免疫调节剂等。在大趋势的感召下,国内许多业内人士认识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后,惯性思维往往是努力寻找新型替代品的可能性,指望这个替代品具有抗生素一样的疗效和功能,从而全面替代抗生素的位置。那么目前世界范围内,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呢?同时又有着和抗生素相媲美的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若干若干年以后的是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讲的替代抗生素,指的是替代“饲用抗生素”,并没有说要替代治疗用抗生素。06年欧盟也是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的使用。饲用抗生素的作用无非是防病及促生长,但目前它“防病”的作用应经体现不出来了,最关键的作用还是促生长。目前,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和酶制剂替代这部分抗生素是完全有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3-28 17: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